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17篇
综合类   370篇
基础理论   145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254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和途径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南京市作为长江三角洲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苏省省会,需要认真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发挥中心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城市中心功能的加强、较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南京市城市化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南京城市化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江苏省已经提出了大力规划建设以南京市为中心的都市圈,并在2001、2002连续2年扩张南京市区的范围,大大加强了南京市的综合实力。南京的城市化发展主要途径在于提升城市功能,奠定城市化的经济基础;以城市空间优化为支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带动城乡一体的发展。推进南京城市化的进程还必须要制定一些政策和措施傲保证,如加快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加大投资融资的力度、制定各类切实可行的规划等等。  相似文献   
2.
3.
采用2000—2016年中国30省市(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四省区)的数据,构建四化指标体系,计算四化发展指数,进行地区四化水平评价,通过OLS和GMM回归模型考察四化发展对水足迹强度的影响,同时设置四化之间的交互项来识别四化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从四化水平的地域发展差异上来看,中国四化水平总体上呈现出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的格局,水足迹强度的分布与之类似,说明四化水平发展与水足迹强度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其次,计量模型显示四化水平的提升对于水足迹强度的改善有积极影响,但每一化对于水足迹强度改善的影响大小不一;第三,以交互项衡量的四化相互作用对于水足迹强度的影响作用为正,表明四化发展对水足迹强度的改善效果逐渐趋于收敛。因此,优先提升落后地区的四化水平,以四化水平的提升推动水足迹强度的降低,能够有效降低我国总体水足迹强度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欠发达地区城镇居民幸福水平对旅游城镇化集聚的响应为研究目标,构建二者的响应模型,识别和测度了城镇居民幸福水平对旅游城镇化集聚的响应强度。结果表明:(1)通过对张家界旅游城镇化集聚水平与城镇居民幸福水平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旅游城镇化集聚是城镇居民幸福水平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旅游城镇化集聚对城镇居民幸福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2)由于受旅游城镇化集聚水平的影响,幸福水平在不同时期也受不同幸福外在因素的影响,关联度从精神文化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等非经济因素向社会安全环境、生活质量环境等经济因素转变。(3)旅游城镇化集聚对城镇居民幸福水平的作用路径区别于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后,再满足非物质需求的传统幸福水平提升路径,而是先被动地改善“非物质”需求后继而带动“物质”需求改善以提升幸福水平。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欠发达地区通过发展旅游城镇化提升居民幸福水平提供理论支撑及借鉴。  相似文献   
5.
环境升温过程对常温固化环氧树脂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常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高温使用性能。方法采用常温固化剂T31、中温固化剂IPDA以及高温固化剂DDM作为混合固化剂,对E-44型和AG-80型混合环氧树脂体系进行常温固化反应,并分析环境升温过程对固化物热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DMA分析、热变形测量、固化度测试,分别评价室温固化环氧树脂在环境升温过程前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热变形量及体系内部的固化反应程度变化,并通过吸水率测试和弯曲强度测试对玻璃纤维布增强常温固化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湿热性能以及高温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环氧树脂常温固化物的tg为85.21℃,经1.5℃/min的平均升温速率加热至90℃之后,该环境升温过程使固化物的固化度增大至92%以上,tg增长为132.06℃的同时热变形温度增大。其复合材料耐湿热性能提高,且100℃时弯曲强度的保持率为65%,对于加热至120℃的环境升温过程,固化物的固化度接近96%,tg增长为144.45℃的同时热变形温度进一步提高,其复合材料耐湿热性能改善程度更加明显,且130℃时弯曲强度保持率仍接近60%。结论常温、中温、高温混合固化剂的合理复配有助于环氧树脂体系在环境升温变化的诱导条件下发生梯度式固化反应,使体系内部的交联固化程度迅速升至较高水平,可以有效提高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显著改善常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在高温条件下的热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Recently, the New Morris Method has been presented as an effective sensitivity analysis tool for mathematical models. The New Morris Method estimates the sensitivity of an output parameter to a given set of input parameters (first-order effects) and the extent these parameter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second-order effects). This method requires the specification of two parameters (runs and resolution) that control the sampling of the output parameter to determine its sensitivity to various inputs. The criteria for these parameters have been set on the analysis of a well-behaved analytical function (see Cropp and Braddock, Reliab. Eng. Syst. Saf. 78:77–83, 2002), which may not be applicable to other physical models that describe complex processes. This paper will investigate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criteria from (Cropp and Braddock, 2002) and he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Morris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ensitivity behaviour of two hydrologic models: the Soil Erosion and Deposition System and Griffith University Representation of Urban Hydrology. In the first case, this paper will separately analyse the sensitivity of an output parameter on a set of input parameters (first- and second-order effects) for each model and discuss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these sensitivities. This will be followed by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ampling criteria by exploring the convergence of the sensitivity behaviour for each model as the sampling of the parameter space is increased. By comparing these trends to the convergence behaviour from Cropp and Braddock (2002), we will determine how well the New Morris Method estimates the sensitivity for each model and whether the sampling criteria are appropriate for these models. It will be shown that the New Morris Method can provide additional insight into the functioning of these models, and that, under a different metric, the sensitivity behaviour of these models does converge confirming the sampling criteria set by Cropp and Braddock.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对湖泊和港湾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的发展必然经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城市化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产生工业和生活垃圾。这些垃圾不仅污染土地 ,也污染河流和湖泊 ,特别在湖泊和港湾中 ,由于水流速度变缓 ,污染物容易随着沉积物沉淀下来。又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湖泊和港湾的沉积物会再次释放污染物而污染水体。这些污染物主要是过量的氮、磷、有毒有机物和重金属 ,由于经济和人文环境的不同 ,在不同地区污染程度有差异 ,目前在发展中国家较为严重。针对这些污染 ,人们用机械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来治理湖泊和港湾的污染 ,但根本上要从源头控制污染———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8.
以低纬高原城市昆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昆明地区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年平均气温约升高0.5℃/a左右;由于城市面积扩大导致昆明的室内外气温均升高,其中室内气温升高幅度大于室外气温,干季大于雨季;不论是干季还是雨季,城市增温效应与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均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对平均气温的影响较大;而城市人口增加对平均室内气温的影响较大.城市建成区面积每增加1km2,年平均室内气温将升高0.0054℃;年平均气温升高0.012℃.而城市人口增加1 万人,年平均室内气温升高0.0259℃;年平均气温升高0.0098℃.  相似文献   
9.
固体地壳中流体是普遍存在的,中—高级变质相中的矿物并非只发生晶体塑性变形,溶解和溶移作用在非糜棱岩化岩石中占主导地位,因为高温高压环境下存在的水热流体,在变质变形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周围分布有网络状进进剪切带的递进缩短带中,与应交梯度有直接关系的单个矿物的位错密度梯度在其晶体边缘形成,产生了化学位梯度,从而使矿物边缘发生溶解。变形分解作用是产生这一过程的动力,并为流体汇聚形成水热循环系统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0.
Climatic change and urbanization effect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39 years were investigated. It is found that a warming of about 0.23℃ for the annual temperature has been noticed from 1951 to 1989. The warmings of about 0.78 ℃ in winter and 0.34 3℃ in spring have been shown. It is also presented that a cooling of about -0.27℃ in summer has been indicated. The bigger cities are warmer than smaller cities in China. The dried trends in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last 39 years were presented. The precipitation decreased obviously in summer all over China. The bigger cities were drier than smaller c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