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8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保护法是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对其进行符合环境时代需要的修改必将推动整个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生态化进程,其意义必将是跨时代的.修改环境保护法首先要调整立法目的,本文着重对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的生态化重构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是联系环境保护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桥梁,目前正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经济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到项目的经济分析之中,可真正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对项目可行性的决策作用。本文结合环境经济评价的实践,通过对我国现有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分析,提出了进行高质量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医疗垃圾集中处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与一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在评价重点、评价范围及评价内容的确定有着本质的不同,本文针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及减少这些影响的措施作浅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公众参与的目的与作用,介绍了公众参与的对象,探讨了公众参与的方法,分析了公众参与意见的处理与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新环节——公众参与。它同时也是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推动全国环保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降水监测管理系统》建立于1992年9月,已经运行了一年多,其目的是把已走向正规化、规范化的降水监测数据管理工作电算化;提高降水监测数据的统计速度和使用效率;让管理手段上一个台阶,为监测部门和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可靠的服务。本简要介绍《降水监测管理系统》的数据结构、系统功能和系统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6.
罗定 《环境导报》2002,(9):36-37
教学评价具有反馈、检测、导向等多种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评价的目的和方法,对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一位英国考试专家认为:“没有评价,学生的学习缺乏引导,而且也丧失了追求一定目的的意识;没有创造的紧张,生活就变得没有目的。”  相似文献   
7.
公众参与已成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让公众了解项目及其环境影响,并广泛征求公众对项目的意见:确保项目引起的重大环境问题在报告书中得到论证.并提出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作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实用的公众参与的程序和方法,并应用于世行贷款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  相似文献   
8.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9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开始在38个实验区展开实验。至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在实践层拉开序幕。而至今,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已十余载,各地方改革的方式、改革的步伐、改革的效果参差不齐,社会舆论、百姓呼声更是五花八门。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面对多年已固有的教学模式,面对新课堂中学生茫然,面对学生、家长对教学的质疑,或许有更多的彷徨:如何将课改落到实处,如何能切合实际地做到改革,真正让课改成为学生的福音,是身为一线教师值得思考的。  相似文献   
9.
新环保法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在我国环境立法史上.这是环境基本法对环境法基本原则的首次直接规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就立法技术而言.环境基本法中立法目的、基本国策和基本原则三个条款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0.
梁晓声 《绿叶》2010,(7):57-62
关于人才教育和培养的话题,绕不开大社会背景。倘一个社会到处可见拜官主义,拜金主义,拜计谋主义,拜不择手段的目的主义现象;一言以蔽之,倘一个社会的文化倾向是极其浮躁的,卑污的价值观腐蚀人心,而人才教育和培养的方向,却只不过是急一时所需的功利主义的出发点,打造百依百顺的“活”的工具的教育方法,那么。我很怀疑最终会收获良好的人才成果。如果播的是”跳蚤”,收获的也只能是“跳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