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247篇
安全科学   281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727篇
基础理论   98篇
污染及防治   148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9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引起了全球性大流行,其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在不同环境介质中被广泛检测出,环境作为SARS-CoV-2的潜在传播媒介持续受到关注.综述了SARS-CoV-2的传播途径、环境检出情况、环境生存力及其影响因素、环境流行病学和消毒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相关研究.SARS-CoV-2能够稳定存活于特定环境介质一定时间,根据不同环境选用针对性的消毒控制方法能有效提高疫情防控能力.SARS-CoV-2以多种方式污染环境,离开宿主后能在环境中存活数小时至数天,其生存力受温度、相对湿度、环境介质物理性质、光照、空气污染物、消毒残留物等多方面的影响.环境水体中SARS-CoV-2核酸与疫情暴发存在一定相关性,现有消毒技术通过不同机制对SARS-CoV-2产生不同强度的杀灭效果.因此,加强SARS-CoV-2在环境介质中的转归研究,摸清环境传播的影响因素,能更好地切断SARSCoV-2的潜在传播途径;此外加强...  相似文献   
2.
3.
从受氮污染浅层含水层介质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XK51,经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脱氮性能结果表明:XK51为兼性反硝化细菌,能在好氧或缺厌氧条件下高效反硝化脱氮,最大和平均反硝化速率分别为27.3,4.4 mg/(L·h),硝酸盐脱除率为95.3%;该菌株同时具有较高异养硝化能力,最大和平均硝化速率分别为4.2,1.4 mg/(L·h),氨氮脱除率为98.5%。XK51最佳碳源为柠檬酸三钠,适宜生长温度为28~35 ℃,最适温度为30 ℃;适宜生长pH为6.5~8.0,最适pH为7.0。XK51可同时进行异养硝化及同步硝化-反硝化,培养期间未出现明显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累积,在含氮污废水处理和地下水氮污染修复方面具有潜在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密封舱室热防护效率与其内饰材料表面发射率的关系,分析内饰材料发射率对其表面温度、舱室内温度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小型密封舱室和加热测量装置,对内饰材料表面及舱室内温度进行测量。结果当内饰材料发射率为0.09时,内饰表面温度为141.2℃,舱室内平均温度仅为90.8℃;内饰材料发射率为0.91时,内饰表面温度为124.4℃,舱室内平均温度为109.1℃。结论试样表面温度随材料发射率的提高而降低,舱室内部空气平均温度随材料发射率的提高而升高;试样表面温度与舱室空气平均温度的温度差随材料发射率的提高而减小;同时,相同试样表面温度与舱室平均温度的温度差随加热温度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传统工艺的塑料生产不仅依赖石油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同时给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近年来生物基聚合物(聚(3-羟基-3-戊酸酯)-PHBV,聚乳酸-PLA)日渐成为传统石油基塑料的替代产品.本文采用呼吸测试手段,旨在揭示均质复合材料在不同环境介质(土壤、熟化堆肥、水体)条件下及有机添加剂(木质素),无机添加剂(蒙脱石)和天然有机物链增长剂(Joncryl)作用下的生物降解特征.结果表明:当链增长剂Joncryl添加量为5%时,对所有介质PHBV和PLA复合材料产生显著抑制作用.Joncryl添加量为0.2%时,未对所测样品的生物降解行为产生干扰作用.在熟化堆肥介质中,PLA复合材料比PHBV基质混合物的生物降解速率明显降低.有机木质纤维添加剂(榛子壳粉末)单独在聚合物中添加或者和链增长剂Joncryl以及非有机添加剂(Dellite72T)共同作用下都可促进PLA聚合物中各组分的相容连接性.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添加剂在不同介质中以二元或三元添加的方式对生物降解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该研究将为新型材料使用后的生物降解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密封组合形式对结构密封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密封组合形式对结构密封性能的影响。方法开展密封性能试验,从密封形式、装配形式和涂覆形式的3种组合形式开展试验研究,找出结构密封性能影响因素,筛选密封最优组合形式。结果结构密封3种组成形式分别为有无贴合面的密封形式,干涉装配、湿装配形式,部分涂覆、全涂覆形式。开展2种应力水平下8种密封组合形式的密封性能试验,在保证密封工艺质量条件下,按照飞机结构和受载特点选取合理密封组合形式能有效提高结构密封性能。结论在飞机应力较高、不常拆的密封部位应选择贴合面密封、干涉装配、部分涂覆的密封组合形式,在飞机结构设计要求间隙装配、常拆卸的密封部位选择贴合面密封、湿装配、部分涂覆的密封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实验,研究了在大肠菌群测定过程中菌龄、细菌密集程度、媒染时间、脱色程度等因素对革兰氏染色正确性的影响,从而得出了一最佳革兰氏染色条件组合,并提出了确保革兰氏染色技术操作正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多介质环境目标值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多介质目标德的SAM/Ⅰ的方法。多介质目标值包括环境目标值和排放目标值。点源分析包括SAM/ⅠA,SAM/ⅠB,SAM/Ⅰ,SAM/Ⅱ。在缺少环境质量标准的情况下,使用多介质环境目标值有较强的适用性,且具有省时、省力、经济等特点。本文将多介质目标值的SAM/ⅠA点源分析方法引入聚氯乙烯生产废水的环境评价中,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厌氧处理原理,并对厌氧处理低浓度废水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速,高效厌氧反应器及组合工艺为这一发展提供了可能。高效厌氧反应器中以膨胀颗粒污泥床(ECSB)反应器为首选。其结构及远行特性决定了它在处理低浓度虚水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但中国EC,SB的应用仅处于研究阶段,尚未有生产规模的EGSB;组合工艺对低浓度废水中污染物去除率极高,出水中COD、NH3-N、TP和SS浓度均可达到较高的排放标准,对生活污水、稀释后的工业有机废水等低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中子活化分析 (INAA)技术 ,对比分析恐龙骨骼化石及其它脊椎动物 (乌龟、鱼和大量哺乳动物 )骨骼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组合 ,结果表明稀土、砷、钡、铀元素在恐龙骨骼化石中的含量远高于其它脊椎动物骨骼 ,而锌元素的含量情况却与之相反 ;同时进一步分析推测得出 :这种砷、钡元素含量的高异常和锌元素的低异常 ,极可能是导致四川盆地恐龙动物群集群死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