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8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春三月,我到南安市安监局采访副局长黄种良,从他的办公室往外看,一条沿江而建的宽阔大道交通井然,郁郁葱葱的绿化带上点缀着美丽的景观,颇有点厦门环岛路和福州江滨路的神韵.黄种良颇为自豪地介绍说,西溪大道是324国道的一个路段,沿着南安的母亲河贯穿全境.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公路绿化带可对交通噪声产生一定衰减作用,这对于减轻路域环境噪声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针对高速公路绿化带种植树种、种植密度、林带宽度等多种因素对降噪效果影响的研究尚属空白。该研究采用选取试验点进行原位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山东省3条主要高速公路路侧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并探讨了林带宽度和郁闭度对噪声衰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有一定的减轻作用,但在不同的绿化模式下,衰减效果存在较大差别。交通噪声的绿化衰减同林带宽度有很大关系,对于较宽林带,靠近声源前半部分的林带对噪声有较好的减轻作用,但后半部分的减噪效果较小。林带的对噪声的绿化衰减与林带宽度以及宽度和郁闭度的乘积均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绿化林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小平  彭海燕  王亮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12):2567-2571
为了研究公路绿化林带的降噪效果,对路侧林带降低实时交通噪声的效果进行定位测量,并将交通噪声人工编辑为不同频率的噪声,在远离交通噪音的林带中进行模拟试验,测定林带对不同频率噪声的衰减效果.结果表明:林带对交通噪声衰减有一定作用,其作用随能见度增大而降低;林带降噪效果随林带宽度增大而增大,可决系数为0.990,但在30m宽度内随林带宽度的增加,噪声的降低速率有所下降;不同林带类型的降噪效果有所不同,所选30m宽林带类型中,国槐纯林的降噪效果最佳可达15.38dB,而杨树、柳树纯林降噪效果较弱,分别为7.25、11.02dB;林带对中低频率噪声的平均衰减作用高于高频率噪声.  相似文献   
4.
植物绿化对交通噪声具有一定的阻挡与衰减作用,其衰减效果取决于绿化带的构成、纵深等。研究选取杭州西湖风景区5个绿化带和1个空地区,测量1/3倍频程下交通噪声的衰减情况。结果表明:10 m左右纵深的绿化带可使交通噪声降低3-5 dB;绿化带的降噪效果在中低频要好于高频,最高在315-400 Hz之间;绿化带辅助地形的下降可有效提高降噪效果;绿化带中乔木选用阔叶类植物的降噪量高于针叶类植物3 dB左右,在低频段降噪量的提升要高于中高频段。  相似文献   
5.
《安全生产与监督》2013,(7):59-60,62
事件概述 2013年5月20日下午,湖南常宁市一名两岁孩童在该市西二环路绿化带中玩耍时,不慎掉入一处无盖窨井身亡。事发窨井位于路边绿化带中井口直径约80公分,井内水深约l米,水面离井口约30公分。该路段两边绿化带都被围挡起来,唯独这口未加盖的窨井边留有近1米长的缺口,而边上却没有设立任何警示标志。  相似文献   
6.
基于FLUENT软件的物质传输模块建立了氯气泄漏扩散模型.考虑绿化带对氯气泄漏扩散的影响,针对不同的绿化带高度、泄漏速度和风速对氯气泄漏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绿化带对氯气的泄漏扩散有阻碍作用;绿化带高度越高越容易减缓危险区域在水平方向的传输;泄漏速度增加,危险区域的浓度值增高;风速增加,危险区域的浓度值减小,而...  相似文献   
7.
塔中绿化带沙丘剖面地温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8月4日~7日,利用MicroLite地温表(16 K LITE5016)获取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站(东面)人工绿化带沙丘剖面上的底部、中部以及坡顶的地温(0,10,20 cm地温).选取整点数据,分析地温在72 h内的变化.结果表明:①绿化带沙丘底部、中部、坡顶0 cm地温最大值出现在有沙尘天气时,分别为60.53,59.33,50.35℃,沙尘和阵雨天气对0 cm地温的影响很大,有阵雨时地温偏低,沙尘天气时底部和中部只出现1个极大值、坡顶有2个极大值;②10 cm地温变化具有规律性,上升时段的平均变化速率比下降时段大,10 cm的地面升温速率快、降温速率慢;③20 cm地温变化较缓,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很小,沙丘底部、中部、坡顶20 cm地温在72 h中最大差值分别为3.95,3.67,2.76℃.  相似文献   
8.
9.
城市道路典型绿带结构对总悬浮颗粒物的净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的隔离绿化带(简称机非隔离绿化带)对由机动车辆造成的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有较显著的净化效应。以典型结构类型的机非隔离绿化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布点采样测定空气中TSP浓度,定量地研究了道路绿化带对TSP的净化效益。同时,用郁闭度和疏透度表征了道路绿化带的配置情况,并研究其与TSP净化效率的相关性;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TSP净化效率与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主干道机非隔离绿化带的最优结构是乔灌结构、次干道最优结构是乔灌草结构、支路3种结构类型的道路绿化带对TSP净化效率差异不明显;绿化带疏透度在10%~20%时,郁闭度在75%~90%,绿化带对TSP净化效率较高;相对湿度对TSP净化效率的影响较风速和温度大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城市绿化带污水微灌技术的污水处理工艺及微灌系统设计方法,通过应用实例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