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64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56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519篇
基础理论   137篇
污染及防治   199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剂量抗生素诱导抗性基因水平迁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亚剂量抗生素诱导下编码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ESBL)基因的接合转移(conjugation),使用从新加坡主要医院的废水中直接分离的可合成ESBL的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和大肠杆菌(E.coli)菌株作为ESBL编码质粒的供体,以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基因的耐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HL)大肠杆菌SCC1(E.coli SCC1)作为受体,借助响应面分析,检测并分析了携带有ESBL编码基因的质粒在亚剂量水平的四环素(tetracycline,TC),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Z)和头孢他啶(ceftazidime,CAZ)单一暴露和共同暴露时,从供体菌株接合传递至受体菌株的特征.结果发现,ESBL编码质粒可在无诱导抗生素胁迫下,以平均0.001 5和0.004 2的频率分别由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供体接合转移至受体大肠杆菌SCC1菌株,具有较低的"适应性代价",并在质量浓度低于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抗生素暴露下更易在大肠杆菌菌株之间传递.大肠杆菌菌株之间的接合转移显著发生在质量浓度低于0.03 mg·L~(-1)的TC与质量浓度低于0.002 mg·L~(-1)的CAZ单一暴露或共同暴露时,并可被亚MIC的TC显著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杆菌间的接合转移可在5倍MIC的TC、CAZ共同暴露时被显著诱导,未检测到亚MIC水平抗生素对其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废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法测定方法中的水样预处理操作繁琐,实验耗时长,且萃取时使用易挥发有毒有害的有机物二氯甲烷。另一种常见的测定方法还原-偶氮分光光度法,而染料、印染制革等工业废水的颜色较深,对测定造成干扰,通常通过蒸馏预处理消除水样颜色带来的干扰,而在蒸馏过程中因硝基苯类沸点较高不能将水样中的硝基苯类化合物全部蒸出,导致检测结果偏低。提出了一种经聚己内酰胺脱色,简单又快捷地消除水样中颜色的干扰,又避免了硝基苯类化合物蒸馏不完全的问题,再利用还原-偶氮分光光度法准确测定废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实验,研究了在大肠菌群测定过程中菌龄、细菌密集程度、媒染时间、脱色程度等因素对革兰氏染色正确性的影响,从而得出了一最佳革兰氏染色条件组合,并提出了确保革兰氏染色技术操作正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上游部分江段水细菌质粒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 质粒是宿主细胞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它常常携带着有重要功能的基因,据报道:细菌的产毒性、抗药性以及对难分解物质的降解性与质粒都有密切关系。许多研究表明,虽然质粒较广泛地分布在细菌各种属中,但在一般环境中它对宿主本身的生存并非都是必要的。在不良条件下,如营养物质缺乏,有毒污染物和酸、碱等限制因子存在的情况下,细菌质粒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活性FZY脱色剂对印染废水的脱色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连明  范钰 《环境保护》1995,(10):15-16
试验了活性FZY脱色剂对处理印染废水的最佳条件,发现它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率明显高于其它脱色剂、将此脱色剂与碱式氯化铝合用处理实际印染废水,脱色率灰89.5%,且能降低其值。  相似文献   
6.
文中介绍了废裂解油的脱色、脱臭技术,选用硫酸酸洗法处理废裂解油,确定的工艺条件为:硫酸/原料比为1.5%,反应时间为6min,反应温度为30℃。在此实验条件下,产品可作为70#汽油的主要成份,产品收率为70%左右,工艺流程简单,易于应用。  相似文献   
7.
液相加热法制备了Al2O3作为光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光源、光照时间、催化剂用量和溶液酸度等条件对常见有机染料光催化降解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用太阳光作为光源照射3h,50mL染料溶液中加入Al2O3 30mg,溶液pH8~10,孔雀石绿,酚藏花红,甲基紫等染料脱色率达93%以上。将使用过的Al2O3经过简单处理,孔雀石绿溶液脱色率仍达到94.1%,催化性能稳定,可以重复利用。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染料分子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发生了降解。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硅酸盐吸附剂进行了改性研究,通过增大吸附剂的比表面积、改变表面化学性质、增强离子交换能力以及扩大层间间距等来提高吸附剂对污染物的吸附量.研究发现改性硅酸盐吸附剂在染料脱色、去除重金属离子、有机毒物以及氮磷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超声与紫外光协同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超声波、紫外光协同氧化方法处理碱性红B染料废水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水样初始浓度、初始pH值对其脱色效率的影响。并在各条件下,对超声波、紫外光单独作用和两者协同作用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与紫外光的协同作用效果明显,染料的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在温度30℃、初始浓度50m/L、pH=1.5、饱和气体为氧气、紫外光波长为253.7nm时,酸性工B经协同处理60min,脱色率可达99.1%。  相似文献   
10.
粉煤灰预处理及其对染料单体脱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粉煤灰预处理的方法-用8mol/L的H2SO4处理,可较好地改善其表面状况,并用预处理后的粉煤灰对染料单体进行脱色试验,寻找了最佳的处理方案,脱色效果较好,建立了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探讨了其脱色机理,为实际开发利用粉煤灰处理印染废水提供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