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理论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云南高黎贡山白颌大角蟾的核型,C—带及Ag—NOR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云南高黎贡山地区的贡山独龙江和腾冲大蒿坪白颌大角蟾(Megophryslateralis)两个地理种群的核型、C-带和Ag-NORs结果表明,两个地理种群在核型和带型上都有差异两个地理种群的核型均为2n=26,NF=52染色体形态差异不明显,而次缢痕的位置完全不同,贡山独龙江标本的次缢痕位于No.2的长臂上近着丝点处,腾冲标本的次缢痕位于No.5的短臂上近着丝点的部位在腾冲标本中发现一雄性个体中有一条额外的染色体,可能是B染色体两地标本的C-带差异不太显著,贡山独龙江标本的C-带相对较为显著.贡山独龙江标本的Ag-NORs位于No.2长臂近着丝点处,与次缢痕的部位对应,两条同源染色体上大小有显著差异.腾冲标本的Ag-NORs位于No.5短臂上近着丝点处,与次缢痕的部位对应依据核型和带型的比较,对白颌大角蟾的分类和进化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子细胞生物学方法,对抗白粉病、高蛋白质含量“小麦×簇毛麦”杂种后代端体附加系进行染色体组荧光原位杂交,以鉴定附加染色体来源.结果表明,附加端体染色体为簇毛麦染色体,染色体C-带分析结果显示,该端体可能为簇毛麦6Vs或7Vs染色体.该端体染色体携有抗白粉病和高蛋白质基因,利用染色体显微操作技术可对这些优良基因进行分离、克隆并加以利用.染色体原位杂交结果还发现,通过“小麦-簇毛麦”易位系6Vs/7AL易位染色体转移操作,已将易位染色体转移到推广小麦品种“川育12”中.此外,还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内为相邻排列,而不是随机分布于核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