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碟形封头冷旋压成形时的数值分析及旋压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碟形封头冷旋压的三维有限元数学模型 ,分析了封头在冷旋压成形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分布规律 ,计算了旋压力并分析了其变化的原因 ,为更有效地进行旋压加工前的科学预测、工艺优化和进一步定量控制提供了可靠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嗜热厌氧乙醇菌在纤维素酒精生产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热纤维梭菌 (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LQRI)和嗜热厌氧乙醇菌(Thermoanaerobacter ethanolicus X514和Thermoanaerobacter pseudoethanolicus 39E)为对象,以不同浓度纤维素Avicel为底物,研究嗜热厌氧乙醇菌加入LQR...  相似文献   
3.
高强混凝土梁受拉底面粘贴补强纤维布后,延性降低显著。为提高补强梁的综合性能,利用四点弯曲梁静载试验,在补强加固梁梁端及跨中实施不同的锚固方式,对比不同锚固组合下加固梁的强度和延性。研究表明:端部U锚能改善加固梁破坏模式,提高加固梁的延性和强度及补强纤维布的利用率。端部U锚联合跨中全包锚固能进一步提高加固梁的延性,显著提高补强纤维布的利用率,且能平衡变形性和承载力在安全储备中的比重;在补强纤维布断裂后,能有效限制补强纤维布的剥离和滑移,继续发挥补强作用,使加固梁延性和强度得以恢复;能对包裹区混凝土产生约束作用,提高混凝土的延性。因此端部U锚联合跨中全包锚固是合理且有充分安全储备的锚固方式。  相似文献   
4.
推行清洁生产 预防工业污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推行清洁生产是环境保护政策政策的发展趋势,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对策。文章综述了末端治理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实现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阐述了目前我国在工业生产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解决工业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矛盾,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出了以清洁生产为主,末端处理为辅,从根本上消除污染,节约原料与能源走发展工业的新路。  相似文献   
6.
In a climate of limited resources, it is often necessary to prioritize restoration efforts geographically. The synoptic approach is an ecologically based tool for geographic prioritization of wetland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efforts. The approach wa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incorporate best professional judgment in cases where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 are otherwise limited. Synoptic assessments calculate indices for functional criteria in subunits (watersheds, counties, etc.) of a region and then rank the subunits. Ranks can be visualized in region-scale maps which enable managers to identify areas where efforts optimize functional performance on a regional scale.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conceptual model for prioritizing watersheds whose wetlands can be restored to reduce total sediment yield at the watershed outlet. The conceptual model is designed to rank watersheds but not individual wetlands within a watershed. The synoptic approach is valid for applying the sediment yield reduction model because there is high demand for prioritizing disturbed wetlands for restoration, but there is limited, quantitative, accurate information available with which to make decisions. Furthermore, the cost of creating a comprehensive database is prohibitively high. Finally, because the model will be used for planning purposes, and, specifically, for prioritizing based on multiple decisions rather than optimizing a single decision, the consequence of prioritization errors is low. Model results cannot be treated as scientific findings. The conclusions of an assessment are based on judgement, but this judgement is guided by scientific principles and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relevant ecological processes. The conceptual model was developed as the first step towards prioritizing of wetland restoration for sediment yield reduction in US EPA Region 4.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干冰膨胀烟丝生产线冷端液体工艺泵因机械密封长期超压和气缚现象造成损坏发生CO2泄漏而导致紧急停机抢修的问题,对干冰膨胀线冷端工艺罐系统进行了优化改进。在工艺泵吸口前管路引一根气相平衡管至工艺罐顶部,当泵吸口前管路有CO2液体时,输送管路内气化的CO2气体通过气相平衡管线释放回工艺罐内,不会进入工艺泵体内。应用结果表明,工艺泵内的憋压和气缚现象消失了,机械密封受到保护。改造前机械密封平均一个季度更换一次,改造后机械密封使用5年未损毁,达到保护干冰膨胀线冷端工艺泵机械密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从基本概念和具体应用对末端治理和清洁生产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末端治理存在不少弊端,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清洁生产具有良好的环境经济效益,建议我国的工业污染防治应大力拓展清洁生产的深度和广度,环保部门应该加强指导和研究。促进清洁生产发展,改进末端治理,是从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环境保护成效两个方面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协调发展的必然措施。  相似文献   
9.
宋佳秀  任南琪  陈瑛  安东 《环境科学》2009,30(7):2124-2129
将CSTR系统内pH由4.2一次性提高至6.0左右,启动发酵类型的转化,研究了转化过程系统内的产氢动态和细菌群落.结果表明,在有机负荷维持在(33±1)kg/(m3·d)的情况下,发酵类型10 d内未发生改变,产氢量8 d内未降低,15 d后系统内种群由乙醇型转化为丁酸型,进水碱度由250 mg/L增至2 450 mg/L.研究中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反应系统内3类微生物群进行监测发现,在转化过程中Clostridium cluster XI数量增加,Clostridium cluster Ⅰ 和Ⅱ数量减少,而Enterobacteriaceae始终存在,变化不明显.种群的消长同反应系统产氢能力的高低存在密切关联,以Clostridium cluster Ⅰ和Ⅱ占优势的乙醇型发酵具有更佳的产氢能力,平均比产氢速率为23.6 mol/(kg·d).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球监测与建模组(GIMMS)1982~2015年第三代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GIMMS NDVI 3g数据集和气象观测数据,采用累计NDVI的Logistic曲线曲率极值法提取锡林郭勒草原植被枯黄期,并结合不同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分析植被枯黄期对干湿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982~2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