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杀虫双对鲤鱼的亚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
杀虫双农药在土壤中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研究了杀虫双的降解、吸附和田间淋溶情况。结果表明:杀虫双在pH3—9范围内的水解反应极为缓慢,杀虫双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是微生物作用下的生物降解过程,杀虫双和沙蚕毒素在太阳光下的降解作用很快。土壤对杀虫双的吸附量很少,而沙蚕毒素较易被土壤所吸附。田间试验结果证实了杀虫双具有很大的淋溶趋势,应对该农药的地下水污染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2-N、n-二甲胺基-1,3-双硫代磺酸钠基丙烷及A物质在页岩上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经验关系式。在杀虫双水剂中加入A物质与面岩制成的杀虫双大粒剂,杀虫双有效成分的热贮存释放率从70%(未加A物质)提高到了90%以上,符合国家规定要求,效果很好,具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模拟生态实验装置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35)S-杀虫双农药在模拟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吸收和消失。在水—芜萍(Wolffia arrhiza wimm)—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螺生态系统中,为期20d的蓄积试验表明,芜萍生物积聚率达24.65≥螺(肉1.67)>鱼(肉0.52);鱼体内脏因含未排出的芜萍而其积聚率(4.01)>鳃(1.66)>骨(0.95)>肉(0.52);转入洁水后,鱼体内的~(35)S-杀虫双可因排泄、代谢等原因而消失,残留消失半减期约10d,无生物浓缩。  相似文献   
5.
杀虫双对土壤脲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土壤脲酶受杀虫双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杀虫双对不同生态区土壤脲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杀虫双浓度的增加,酶活性持续减小、计算得到了土壤酶活性的生态剂量ED50值,获得了北方(?)土和南方红壤污染的;临界浓度为489和246g/kg;Langmuir模型可较好表征酶活性与尿素浓度间的定量关系;土壤脲酶活性和最大表观酶活性均可表征土壤受杀虫双污染程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农药杀虫双的代谢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绪卿  陈君石 《环境化学》1997,16(2):159-162
杀虫双为我国首创的农用杀虫剂,属沙蚕毒互类农药,以同位素示踪法和现代化学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进行了杀虫双在动物体内吸收、分布、排泄、转化、动力学以及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等一系列研究,杀虫双进入体现人首先转化成沙蚕毒素,胃是主要转化部位,进入体循环,在血液中主要存在于红细胞中,且吸收、分布、排泄迅速,不易蓄积,杀虫双与沙蚕毒素、巴丹、易卫杀的最终代谢产物轮相符,杀虫双中毒死者血液中分离鉴定出沙蚕毒素  相似文献   
7.
研究杀虫双生产废水的预处理工艺,对碱性废水采用减压蒸馏法脱盐,馏出比1/3,真空度40kPa,10次循环蒸馏,脱盐率达77%,馏出液的可生化性好,可直接生物处理,酸性废水,尾气吸收废水经混合调碱处理后,CODcr去除率达75%,BODs/CODcr由原水的0.08提高至0.36,各股废水预处理后混合,经7d间歇生化处理的CODcr去除率达68%。  相似文献   
8.
9.
用动态法在不同pH值与环境条件下,测定了页岩粉末对杀虫双的吸附量。在pH为5.00-8.50,温度在26-90℃时,60-80目的页岩粉末的弱吸附为1.15-1.86mg/g干样,可逆吸附为0.99-5.31mg/g干样,不可逆吸附为0.69-4.90mg/g干样。  相似文献   
10.
呋喃丹、杀虫双对蚯蚓(Eisenia foetida)的单一和复合毒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滤纸接触法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进行染毒,研究20℃时呋喃丹和杀虫双对蚯蚓的单一及复合急性毒性。试验发现,蚯蚓在这2种农药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杀虫双对蚯蚓的毒性大于呋喃丹,48h时杀虫双和呋喃丹的半致死量分别为17.19和54.06μg·cm-2。无论是杀虫双(15.73μg·cm-2)与0~62.90μg·cm-2范围内呋喃丹复合,还是呋喃丹(94.35μg·cm-2)与0~25.16μg·cm-2范围内杀虫双复合,蚯蚓均表现呋喃丹中毒症状;与单一农药相比,复合农药对蚯蚓的致死毒性有高有低,但复合农药剂量变化对蚯蚓死亡率变化的影响小于相应剂量下单一农药对蚯蚓死亡率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