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栗钙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活性碳酸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活性碳酸钙是指土壤中不稳定的、处于自由态、易发生化学反应的那部分碳酸钙。研究用KMnO4滴定法测定了内蒙古栗钙土的活性碳酸钙质量分数,目的是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碳酸钙的影响。结果表明:201个土壤样品中活性碳酸钙质量分数的均值为20.57g·kg-1,变幅为0.63~135.59g·kg-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活性碳酸钙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退耕地锡林草地乌盟草地耕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活性碳酸钙质量分数与碳酸钙质量分数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退耕地、乌盟草地、锡林草地的土壤活性碳酸钙质量分数分别与pH以及土壤粘粒质量分数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耕地的则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了土壤中碳酸钙的活性。土壤总碳酸钙质量分数(n=201)、pH(n=198)和粘粒质量分数(n=191)分别可以解释活性碳酸钙73%、13%和27%的变异。碳酸钙活度指数(CAI)包括了碳酸钙质量分数、pH和粘粒质量分数(CAI=pH+0.01wCaCO3+0.11wClay),是基于每个变量对活性碳酸钙的相对影响而构建的,可以解释活性碳酸钙36%的变异(n=191)。  相似文献   
2.
137Cs示踪技术在滦河源区栗钙土风蚀速率估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采集于滦河源区3个栗钙土剖面中的27个土层样品的pH、有机碳含量、碳酸钙含量、密度及质地进行了化验分析,运用ADCOM100超低本底γ谱仪测定了土壤样品1377Cs的比活度.结果表明,自然栗钙土以及被风蚀土壤剖面中137Cs比活度随深度呈指数递减式分布,其最大渗透深度可达约30cm;利用137Cs示踪技术估算的研究区土壤风蚀速率在0.1842cm·a-1和0.2897cm·a-1之间;栗钙土不同粒径土壤颗粒中137Cs的比活度差异显著,即细粒(粒径≤0.10mm的极细砂、粉粒和黏粒)中137Cs比活度大于细砂(0.10~0.25mm)中137Cs比活度大于粗粒(0.25~2.00mm的中砂、粗砂和极粗砂)中137Cs比活度.可见,运用137Cs示踪法可以定量估算区域土壤风蚀速率,但需综合考虑137s在土壤中的分布、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质地等因素,以使其结果将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3.
栗钙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机碳和无机碳剖面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栗钙土是半干旱地区典型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简称乌盟)和锡林河流域为例,分析了栗钙土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及其密度的剖面分布特征,旨在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碳库的储量和分布特点及其成因与机理。结果表明:土壤无机碳在剖面上的分布有两种类型:高—低—(高)—(低)型和低—高—(低)—(高)型,后者可能是由于土壤侵蚀引起的碳酸盐再分布所形成的。100cm深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平均值为8.48kg·m-2,退耕地>耕地>干旱半干旱草原>典型草原,主要分布在表层,0~30cm土壤有机碳密度为0~100cm的43%左右;而土壤无机碳密度的平均值为7.10kg·m-2,退耕地>典型草原>耕地>干旱半干旱草原,主要分布在下层土壤,50~100cm无机碳密度为0~100cm的58%左右。  相似文献   
4.
乌梁素海湖滨带盐碱土碱化参数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乌梁素海湖滨带,不同植被的土壤盐碱特征,测定了乌梁素海湖滨带盐碱土的碱化度(ESP)、钠吸附比(SAR)、总碱度、pH值和含盐量等指标,分析了该类型的土壤的简化特征及其垂直分布态势.结果表明,乌梁素海湖滨带土壤可溶件例子组成以Na+、SO2-4-和Cl-为主,各土层中Na+占阳离子总量比例平均多在63.6%以上...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