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2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改进密切值法在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切值法(Osculating Method)作为一种多目标优选方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应用.经过改进,将各级营养级别作为评价样本,参与到湖泊水环境样本的矩阵中,引入目标差值率对初始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的贡献程度加以确定.将改进后的密切值法应用于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经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概念清晰、计算简便实用,保证了湖泊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科学性,能较好地反映湖泊水环境质量的优劣,并使其与各级营养级别的关系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2.
模糊评价能有效的解决评价标准边界模糊和监测误差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运用模糊数学法对天津滨海新区环境质量各因素进行定级评价,将各因素评价结果采用公式计数法进行二级赋权,较为客观评价了总体环境质量级别,为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综合评价淮北市地下水环境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对淮北市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淮北市地下水质量达到了Ⅱ类水质标准以上,能够达到当地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评价方法较精确,具有一定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评判人工神经网络的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已经制定了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辨识依据是危险物质的数量,主要适用于化工行业.本文对于国家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不适合的行业,结合各行业发生事故的特点和工艺特征,综合利用模糊评判法和人工神经网络,辨识企业内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在某化工厂进行了检验,实践证明了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安全与健康》2005,(9):45-46
q、k是公式一(<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修改稿)总体核算法方法一)中的两个关键的变量,它们取值的合理与否,决定了该公式科学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职业装依据行业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职业时装、职业制服、工装和防护服,它融标志性、功能性、时尚性、实用性及科学性于一体,具有行业特点和职业特征,体现了团队精神和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7.
《劳动保护》2005,(4):i041-i04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煤矿安全监察局及北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 为加强安全评价人员的资格管理,规范安全评价人员考试行为,保证其科学性、公正性和严肃性,根据《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13号)有关规定,特制定《安全评价人员考试管理办法(试行)》和《安全评价人员考试要点(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8.
环境标准制定的科学性、环境标准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以及环境标准制定过程中的部门间协调是我国当前环境标准制度所存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安全》2010,31(5):20-20
稿件要求:1、文稿应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每篇文章以2000~5000字为宜。2、论文格式应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及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0.
, 《环境保护科学》2013,39(1):1+73
<正>1本刊对来稿的要求(1)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稿件的保密性审查由作者单位审定。(2)文章采用电子投稿,字迹要清楚,外文应注意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例如MgSO4·7H2O不能写成MGSO4·7H2O。pH不能写成PH或ph、Ph等。(3)文稿要主题明确,层次清晰、语句通顺、文字精练,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