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2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2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宜 《防灾博览》2002,(3):36-36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各种细菌大量繁殖,引发各种传染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更是该季节的常发病。 肠道疾患主要是细菌污染了食品及饮用水,这些不洁饮食由于细菌的作用,分解各种有机物质,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促成饮食物的感官性状恶化,营养价值降低,饮食用品严重腐败,完全失去食用价值,并且产生有害的毒性物质。痢疾、伤寒、肝炎等传染病都是通过不洁饮食途径传染的。 引起肠道传染病的常见细菌有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2.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31(7):27-27
有专家说虽然骨骼的主要无机盐成分是钙盐,但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的钙盐是有限度的,一般正常饮食所摄入的盐就能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大量服用钙片时,除少部分经肠道吸收外,多余的部分则随粪便排出体外。再者,骨折的发生多由创伤或其他病理因素所致,并非是由机体缺钙而引起的。骨折发生后,骨折的断端还会释放出大量的钙质。同时,由于伤脚受到一定范围的限定,  相似文献   
3.
千岛湖水源水微生物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岛湖作为国家战略水源地,其微生物安全直接关系到千万居民的用水安全.为了研究千岛湖湖水的生物安全性,于2018-2019年采集了金竹牌取水口不同深度的水样,并检测了水样的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细菌再生长的潜力(BGP)、可培养细菌数、潜在的条件致病菌和细菌群落结构.结果显示,千岛湖水质属地表水Ⅱ~Ⅲ类水,...  相似文献   
4.
核桃核桃中所含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甘油脂,食后不但不会使胆固醇升高,还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因此,可作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的滋补品。此外,核桃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锌和锰是脑垂体的重要成分,常食有益于脑的营养补充,有健脑益智作用。苹果苹果有"智慧果"、"记忆果"的美称。它不仅含有丰富的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大脑必需的营养素,而且富含锌元素,而锌是人体内许多重要  相似文献   
5.
水环境中致病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水环境中主要致病菌及其导致的疾病;介绍了检测水环境样品中致病菌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定量PCR、等温扩增技术、生物传感器和高通量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特点;提出了水环境中致病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水环境中致病菌分析检测和风险控制提供研究思路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初始-饥饿-牛粪连续培养条件下采集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前肠、中肠和后肠3个肠段内容物进行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研究蚯蚓肠道细菌群落的肠段分异特征及对饥饿和食物培养的响应。结果显示: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在相邻肠段间相似,中肠和后肠的相似程度高于前肠和中肠,在相隔肠段间差异较大。厚壁菌门(14%~55%)、放线菌门(16%~39%)和变形菌门(15%~37%)是所有蚯蚓肠段的主要优势菌群。在不同培养状态下的肠道传递(前肠-中肠-后肠)过程中,优势菌门丰度变化趋势不同。前肠、中肠和后肠的核心扩增序列变体(ASVs)主要属于厚壁菌门(35%~48%)、放线菌门(20%~26%)和γ变形菌纲(14%~16%),前肠和后肠具有独有的核心ASVs,分别属于δ变形菌纲(7%)和纤维杆菌门(6%)。从初始状态到饥饿状态,肠道菌群Shannon多样性显著降低(P<0.05),Sobs丰富度降低,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肠道中α/δ变形菌纲和放线菌门等类群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γ变形菌纲、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  相似文献   
7.
对国内外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包括改进微生物培养法、酶联免疫(ELISA)法、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直接计数法、自动化仪器分析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民防苑》2009,(5)
针对夏季霍乱、菌痢、乙脑等传染病和登革热等病媒传染病容易暴发流行的危险因素,上海市卫生局4月20日作出部署,医疗机构5月1日前必须全部开设或恢复肠道门诊,而且"有泻必检",全部进行霍乱病原学相关项目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评价土壤中金属元素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研究土壤中金属元素在结肠阶段的生物可给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我国一些地区的6种土壤,利用in vitro方法(PBET和SHIME联用)研究土壤中Cu、Zn、Mn在胃、小肠、结肠阶段的生物可给性。研究显示,土壤中Cu、Zn、Mn在胃阶段的生物可给性分别为23.8%~63.0%、21.2%~64.4%、11.7%~35.6%;从胃阶段到小肠阶段,土壤中Cu的生物可给性提高了0.4%~14.4%,而土壤中Zn在小肠阶段的生物可给性降低了6.7%~38.7%。结肠阶段,土壤中Cu、Zn、Mn的生物可给性分别为2.4%~12.9%、5.7%~18.7%、6.2%~18.9%,与小肠阶段相比,分别降低了21.7%~56.9%、0.4%~36.8%、4.5%~19.1%。结果表明,在肠道微生物存在的情况下,土壤中Cu、Zn、Mn在结肠阶段有较低的人体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0.
土著致病菌及其胞外物在生物防治斑马贝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脊椎动物斑马贝(Dreissena polymorpha) 的生物污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应用从斑马贝体内分离出的土著菌株及其体外代谢产物对它进行生物防治是一种经济效益显著且对环境友好的方法.本文主要报导从斑马贝体内分离的土著菌株中筛选出致病菌并研究该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它的控制作用.在三十多种土著菌株中,中间气单胞菌( Aeromonas media),维罗纳气单胞菌(A. veronii),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A. salmonicida subsp. salmonicida)和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是幼体斑马贝的致命致病菌.当接种量为每只斑马贝107 个细菌时,接种中间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和腐败希瓦氏菌的5 d 死亡率为100%,而维罗纳气单胞菌为65%.通过扫描电镜(SEM)发现,垂死的斑马贝肌肉组织被破坏并含有大量的细菌.4种细菌代谢产物的不同组分表现出对斑马贝不同的致死效果,在所研究的3种不同Mr组分中(Mr<5×103,5×103~10×103及>10×103),>10 ×103组分具有最高致死率.这些结果为控制贝类无脊椎动物的生物污损提供了新方法. 图4 参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