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22篇
综合类   103篇
基础理论   4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梦瑶  熊焦  刘卫东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674-2686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能源互联互通成为中国对外合作的重要组成。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切入点,从直接能源贸易和隐含能源流动的双重角度刻画中国跨境能源关联并开展对比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从直接能源角度,“一带一路”沿线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国家均为中国重要的直接能源进口国;(2)从隐含能源角度,中国为印度、新加坡、泰国等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能源相关的商品服务;(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能源贸易逆差明显,但隐含能源流动处于顺差地位;(4)综合考虑直接能源贸易及隐含能源流动,中国可以发挥不同类型能源关联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互联互通与共建合作伙伴关系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绿色贸易壁垒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即环境问题的全球化、社会化以及西方国家第三次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的兴起;介绍了这种新兴的技术性壁垒的基本形式,包括环境标准和法规、环境标志制度及其门槛提高、成本内在化与绿色补贴、包装的环保要求等;最后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一些特点作了客观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世界环境发展形势以及环境科技发展特点的剖析,结合国内外实例深入探讨并阐述了环境科技发展对国际贸易关系的重大影响。文章认为国际贸易格局将迅速发生变革,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法规、政策、标准、技术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全球环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问题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也深刻影响着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和演变。该文对环境问题引起的国家安全,全球环境问题的南北分歧,以及南北矛盾的焦点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和分析,随着环境总是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国际社会把保护环境看成是各国政府的共同义务和责任,而与此同时国际间的环境合与竞争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选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状况、目前国内外典型的烟气脱硫技术、所建装置运转状况,引进技术在国内建设的装置应用情况等,对不同工艺之间的技术优劣及工业应用条件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以期为国内的用户和科研单位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喻运湘 《环境与开发》2001,16(4):12-12,14
介绍了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问题,提出了解决环境壁垒,促进中国商品出口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通信专业的发展现状着手,详述了通信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并探讨了校企合作今后需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国际界河由于其独特的地缘关系及与国家间政治、经济和外交上的密切联系而备受重视。本文从中俄界河黑龙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环境现状及两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Corporations own approximately 25% of all private l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refore,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protecting biodiversity and maintaining natural habitats. The Wildlife Habitat Council (WHC) is a unique joint venture between conservation organizations and corporations to utilize corporate lands for ensuring biodiversity. The following case studies demonstrate how corporations have helped ensure healthy ecosystems and provided critical leadership in regional efforts. Amoco Chemical Company's Cooper River Plant has been instrumental in developing a cooperative project that involves numerous corporations, plantation owners, private citizen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community groups to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 plan for part of the Cooper River in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 USA. The second case focuses on the Morie Company, a national sand quarry operator headquartered in southern New Jersey, USA. Morie Company is working with WHC, community groups, the Pinelands Commission, and other state regulatory agencies to explo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companies within the Pinelands regulations. The third case takes us to DuPont Company's Asturias, Spain, site. A win—win success story of improved habitat and cost savings is the result of DuPont's concern for the environment, ability to work with a variety of groups, and willingness to consider innovative restoration techniques. The fourth case discusses Consumers Power Company's Campbell Plant in West Olive, Michigan, USA. In addition to implementing projects that contribute to biodiversity, Consumers Power has developed a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ield station to teach other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natural habitats. The final case highlights Baltimore Gas & Electric Company's efforts to maintain habitat for endangered species at their Calvert Cliffs site in Maryland.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与东南沿海区域联合发展旅游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历史条件和地理位置差异等原因,导致我国东西部区域间发展出现明显的差距,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与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要各抒所长、互助互补、共同发展才能达到双赢的目标.文章就青藏高原与东南沿海地区实现跨区域联合发展的背景、影响因素、对策与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