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2篇
基础理论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土地规划及环境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单体滑坡灾害风险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市万州区农机技校滑坡为例,讨论了单体滑坡灾害的风险预测方法。提出采用Monte-Carlo方法预测滑坡发生的概率,利用能量守恒原理和谢德格尔公式推算滑程;结合滑坡裂缝的展布方位,预测出滑坡灾害发生后的影响范围;根据承灾体自身特点和相对于滑坡所处的位置,确定出滑坡灾害影响范围内承灾体的易损性;利用GIS对空间数据的图形叠加功能,将滑坡危险性和灾害易损性叠加,并在考虑库区水位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动态预测滑坡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定量预测滑坡灾害风险大小。结果表明,该滑坡在坝前145m水位和50年一遇暴雨工况下可能的经济损失值最大为10260万元;而在滑坡危险性最大的工况下,滑坡灾害风险不一定最大。所得结果可为滑坡灾害防治工程或土地规划立项提供依据,使政府决策部门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土地规划作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产物,是根据经济发展需求而对于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本论文从中国土地利用现状出发,对于土地规划的环境造成的影响评价问题分析,并提出相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应分层次地进行;为增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相关环境政策的制定应遵循2可续发展原则;提出了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流程与环境政策的循环模式,并分析了这一领域的相关法律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广西贵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前沿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方法多为定性的直接描述法,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难以对规划实施的效果作出客观、科学的评判。文章引入层次分析法(AHP),对贵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果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的实施,实施情况总体良好,但社会经济成效指标和完成性指标评价得分较低。建议该市今后加快“三农”政策的落实,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加大土地开发复垦、退耕还林资金投入,并制定有力的保障措施,促进完成性指标的实施。同时,提高社会意识度,是规划实施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后的规划要强化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土地规划利用会引起土地结构的变化,而土地结构变化又会引起土地面积和空间位置变化,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结构发生改变。它还改变了自然景观面貌和景观中的物质循环的规律以及改变能的分布状况。对周围的水质、水量及其土壤都有着影响。这些影响是从服务生态服务质量中体现出来的,因为生态服务质量与土地利用有着很大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规划的现状,并探讨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不断加快,加大了土地资源管理的难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的级别和其相关的信息也会发生动态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的周期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建立实施的土地规划信息系统,对土地资源的空间数据进行动态的获取,以便管理部门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实时掌握,有效制定土地利用规则,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科学的监管。因此,本文分析了建立土地规划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并对土地规划信息系统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应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为增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相关环境政策的制定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流程与环境政策循环模式;这一领域的相关法律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与配置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我国现行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对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构建科学的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方法,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资本与产出GDP的要素关系模型、恩格尔系数与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关系模型和时间序列的ARIMA建设用地模型。对成都市城镇建设用地总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对4种预测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据此提出成都市建设用地的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0.
省级区域耕地保有量测算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测了江苏省耕地供给变化趋势和耕地需求量。根据预测结果,对耕地供需平衡情况进行了判断,分析了不同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耕地种植结构对耕地供需平衡的影响耕地的供需状况。以此为依据,确定了区域粮食供应的优选策略。在此基础上,从区间估计的角度,探讨了耕地保有量的确定思路与方法,确定了江苏省规划期内不同时间阶段的耕地保有量区间,即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应维持439.7-473.0万hm^2,2020年耕地保有量应维持420.8-458.4万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