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6篇
  免费   615篇
  国内免费   1491篇
安全科学   633篇
废物处理   140篇
环保管理   721篇
综合类   6628篇
基础理论   689篇
污染及防治   590篇
评价与监测   1477篇
社会与环境   158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339篇
  2014年   602篇
  2013年   457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482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392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363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394篇
  2001年   379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361篇
  1997年   270篇
  1996年   252篇
  1995年   302篇
  1994年   249篇
  1993年   184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44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考察风筒出口至迎头距离对掘进巷道流场分布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研究了风筒出口至迎头不同距离下的掘进巷道流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风筒出口至迎头不同距离下的瓦斯及粉尘浓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均在风筒出口处较低,在迎头及巷道底板处较大,在迎头端底板处达到最大值。随着风筒出口至迎头距离的增大,靠近迎头区域处瓦斯及粉尘浓度均得以降低,但远离迎头处的瓦斯及粉尘浓度则有所增大。风筒出口不宜距迎头过远,也不可过近,过远会导致迎头处瓦斯超限,过近则会增大粉尘弥漫范围,不利于现场工人作业。  相似文献   
3.
针对间接冷却水的特点和核算其污染当量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间接冷却水的界定,水源水的采样监测技术,本底值的扣除以及超标排放的判别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就与之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为核算间接冷却水当量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建议增加水湿排放指标,以切实控制间接冷却水造成的主要污染-热污染。  相似文献   
4.
分析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提出加强水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兼性塘试验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H′)与塘的有机负荷率、出水BOD_5和COD均呈负相关;在温度不变时,浮游植物群落的生态优势度与塘的有机负荷率呈正相关(r>0.90)。  相似文献   
6.
冷原子吸收测定水中汞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桂芬 《环境科技》1994,14(1):74-74
  相似文献   
7.
水质有机污染的指示生物——寡毛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水栖寡毛类常见种类的生物学特征和对水质有机污染的特殊指示作用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如何使用寡毛类来评价水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危害之一:损伤神经系统。英国科学家发现,西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数量在过去20年中激增,这些脑病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病及各种中枢神经疾病等。调查结果表明,男性的痴呆率上升了两倍。这些令人担忧的情况与环境中的杀虫剂、工业排放、生活废料、汽车废气及其它污染物浓度的升高有关。在20世纪70年代,英格兰和威尔士由于环境因素而导致的死亡人数约有3000人。但到20世纪90年代末,这一数据已上升到10000人。  相似文献   
9.
国外水环境标准及监测方法进展(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主要是将其有机污染物从水中提取出来,使其与水及共存物质分离后,用GC或GE—MS等法测定。  相似文献   
10.
鞘细菌FC9901氧化铁生化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分离到的鞘细菌菌株FC9901氧化铁的生化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营养类型为化能有机营养型,其能源主要来自有机碳源的氧化,并不能从Fe^2 氧化过程中获取能量。活性定位研究和pH、温度、抑制剂试验结果表明,该铁氧化活性物质是酶 ,而且是一种胞外酶,铁的生物学氧化属于酶学催化过程,并遵守酶的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