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0篇
  免费   541篇
  国内免费   1000篇
安全科学   1231篇
废物处理   101篇
环保管理   448篇
综合类   3658篇
基础理论   456篇
污染及防治   302篇
评价与监测   370篇
社会与环境   125篇
灾害及防治   390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459篇
  2013年   316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考察风筒出口至迎头距离对掘进巷道流场分布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研究了风筒出口至迎头不同距离下的掘进巷道流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风筒出口至迎头不同距离下的瓦斯及粉尘浓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均在风筒出口处较低,在迎头及巷道底板处较大,在迎头端底板处达到最大值。随着风筒出口至迎头距离的增大,靠近迎头区域处瓦斯及粉尘浓度均得以降低,但远离迎头处的瓦斯及粉尘浓度则有所增大。风筒出口不宜距迎头过远,也不可过近,过远会导致迎头处瓦斯超限,过近则会增大粉尘弥漫范围,不利于现场工人作业。  相似文献   
2.
李舟 《环境保护》2007,(10):55-57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2005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已达1.2亿人次,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680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12亿人次,出境旅游者达3100万人次.中国旅游业产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旅游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世界旅游大国,中国正努力向世界旅游强国目标迈进,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繁荣兴旺;同时,中国旅游产业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危害之一:损伤神经系统。英国科学家发现,西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数量在过去20年中激增,这些脑病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病及各种中枢神经疾病等。调查结果表明,男性的痴呆率上升了两倍。这些令人担忧的情况与环境中的杀虫剂、工业排放、生活废料、汽车废气及其它污染物浓度的升高有关。在20世纪70年代,英格兰和威尔士由于环境因素而导致的死亡人数约有3000人。但到20世纪90年代末,这一数据已上升到10000人。  相似文献   
4.
单槽转盘发尘器的研究赵钟鸣,赵宏,王能勤,单毅(武汉钢铁学院,湖北430081)(冶金部安全环保研究院)1前言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空气污染的控制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而除尘则是控制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措施。无论是除尘器生产厂家标定除尘器的...  相似文献   
5.
6.
7.
现代安全管理的根本要求是预防为主,注重科学预测.美国安全心理学家海因里希指出:"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违章行为,必须立即进行监督整改,这是预防事故的有效手段,也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唯特净生物菌剂在延庆污水处理厂试运行中,解决了在贫营养状态下污泥浓度和污泥沉降比提升缓慢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关中地区飑线天气的预测及灾害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廷标  张汝鹤 《灾害学》1996,11(2):57-61
对1961~1990年发生在陕西省关中地区的飑线天气及其灾害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天气形势背景方面对飑线的发生发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同时就飑线的预测和防灾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OMI数据的东南沿海大气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臭氧监测仪(OMI)卫星反演数据,对2005—2018年东南沿海5省区域大气臭氧柱浓度数据进行提取及分析,探讨其时空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在时间变化上,14年间,该区域大气臭氧柱浓度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5—2013年臭氧柱浓度持续升高,最高值为324.52 DU,高值区不断向南部区域扩大;2013—2018年臭氧柱浓度呈下降趋势,最低值为228.27 DU,但在2017、2018年略有上升.②在空间分布上,臭氧柱浓度自北向南逐渐降低,高值区集中分布在江苏及浙江省北部;低值区集中于福建省南部及广东省大部分地区.③在季节变化上,大体呈现出春夏季高于秋冬季,高值区在春夏季交替出现,秋季略高于冬季,但差异不明显.④稳定性分析表明:研究区臭氧柱浓度整体呈现中部分散、南北部集聚、差异较显著的分布格局.⑤自然因素中,风向、气温均呈现显著正相关,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降水)及华南地区的台风和暴雨也起到显著作用.⑥人文因素中,臭氧柱浓度与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生产总值及机动车保有量均表现出正相关,其中,臭氧柱浓度与第二产业的相关度最高.另外,臭氧柱浓度与NO_x排放量表现出显著相关性.VOC_s对臭氧柱浓度的影响中,工业源是主控因素,交通源和居民源次之,电厂源对臭氧柱浓度的影响最弱.这进一步说明臭氧浓度的变化受到了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但气温、NO_x及VOC_s的排放是臭氧浓度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