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琵琶湖管理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娟 《环境》2007,(8):34-35
湖泊污染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许多西方国家就开始被湖泊污染困扰,美国的五大湖区和俄国的贝加尔湖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两国在湖泊管理上各有对策,如美国出台的清洁水源法案和俄国对湖泊边上工厂的改良措施等,最后都取得了明显成效.而在世界范围内湖泊管理最为成功的例子,当数日本的琵琶湖,其污染状况和我国的湖泊污染极为相似,在我国湖泊治理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日本名胜琵琶湖荟萃“近江八景”,却随着污染负荷的日益加重,环境极度恶化,美丽的湖泊面目全非,自上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制度《琵琶湖综合保护整备计划》,从全流域的角度实施综合保护,使琵琶湖重视昔日容颜。[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4.
琵琶湖和太湖污染治理的比较和对太湖治理的建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日本琵琶湖流域的水污染状况和采取的水污染防治措施,通过对琵琶湖和太湖的水污染状况比较,提出了太湖治理的一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淡水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湖水水质逐步变坏。1977年湖的北部出现赤潮,1 983年湖的南部出现了湖泊富营养化的产物微囊藻。多年来,在深水区湖水温度分层情况下,叶绿素α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湖的表层。但在1 994年夏季降雨量极少的情况下,在深水区叶绿素α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温跃层的附近,这种现象在琵琶湖是罕见的。分析发现叶绿素的峰值在湖水温度分层时出现在温跃层的上部,而且底边界层同时出现了低溶氧和高浊度的现象。叶绿素α和溶氧、浊度的对应关系表明温跃层是一光合成活跃的区间。本文通过流体力学方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粘滞力就会增加,在温跃层出现了随水深增加,粘滞力急剧增大的情况。由此可见颗粒物在温跃层顶的上部沉降速度比温跃层内快,因此颗粒物高浓度出现在温跃层内。计算结果同时发现,在水深10~20 m(对应于温跃层),分子扩散系数最小,一旦颗粒物进入这一区间就不易扩散出去。由于温跃层是一分子扩散系数小、粘滞力高的区间,所以温跃层是颗粒物和营养盐的富集区,出现了藻类和叶绿素浓度的峰值。  相似文献   
6.
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淡水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湖水水质逐步变坏。1977年湖的北部出现赤潮,1983年湖的南部出现了湖泊富营养化的产物微囊藻。多年来,在深水区湖水温度分层情况下,叶绿素a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湖的表层(Tezuka,1984)。但在1994年夏季,降雨量极少的情况下,在深水区叶绿素a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温跃层附近,这种现象在琵琶湖是罕见的(Nakanishi,1995)。最近,琵琶湖北湖的藻类爆发显著增加了溶氧的消耗,导致了湖底层溶氧的减少。如果湖底层溶氧持续减少,底泥储存的磷就会释放到湖水中,从而加快湖泊富营养化的进程。本文分析了琵琶湖南北10个点1994年4月至1995年3月每月1次的常规观测资料,深入剖析了全湖物理化学参数的时空分布,不仅发现叶绿素的峰值在湖水温度分层时出现在温跃层的上部,而且湖底边界层同时出现了低溶氧和高浊度的现象。分析认为绿素a和溶氧、浊度的对应关系表明温跃层是一光合成活跃的区间。  相似文献   
7.
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淡水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湖水水质逐步变坏.1977年湖的北部出现赤潮,1983年湖的南部出现了湖泊富营养化的产物微囊藻.多年来,在深水区湖水温度分层情况下,叶绿素α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湖的表层.但在1 994年夏季降雨量极少的情况下,在深水区叶绿素α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温跃层的附近,这种现象在琵琶湖是罕见的.分析发现叶绿素的峰值在湖水温度分层时出现在温跃层的上部,而且底边界层同时出现了低溶氧和高浊度的现象.叶绿素α和溶氧、浊度的对应关系表明温跃层是一光合成活跃的区间.本文通过流体力学方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粘滞力就会增加,在温跃层出现了随水深增加,粘滞力急剧增大的情况.由此可见颗粒物在温跃层顶的上部沉降速度比温跃层内快,因此颗粒物高浓度出现在温跃层内.计算结果同时发现,在水深10~20 m(对应于温跃层),分子扩散系数最小,一旦颗粒物进入这一区间就不易扩散出去.由于温跃层是一分子扩散系数小、粘滞力高的区间,所以温跃层是颗粒物和营养盐的富集区,出现了藻类和叶绿素浓度的峰值.  相似文献   
8.
《绿色视野》2012,(11):23-24
巢湖污染缘何久治不愈?区划调整后治巢又该如何出招?巢湖"变清梦"还要"梦"多久?这是一个个棘手但又不得不面对的命题。着眼现实,长期以来,对于巢湖污染的成因以及如何治理的声音很多。有人认为巢湖的地质很特殊,高含磷地质是"主凶"。有人认为巢湖污染是城市的急剧扩张建设,湿地破坏,湖泊自然生态系统退化所致。又有人认为工业污染并非主流,罪  相似文献   
9.
作者通过在琵琶湖环境科学研究所为期4个月的环境保护研修,较为全面的了解了滋贺县及琵琶湖的环境质量状况。本文在综合分析了近期滋贺县琵琶湖常规水质指标和县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同时,着重在环境教育、立法管理、环境监测和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洞庭湖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日本琵琶湖水污染的成因及治理的措施,同时阐述了污染治理应控制毒性物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