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8篇
综合类   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安全与健康》2009,(8):42-43
问上个月的一天傍晚.我驾驶助力车在未划中心线的机动车道行驶.与对向驶来的许某驾驶的二轮摩托车相撞,造成我左腿骨折,助力车损坏的交通事故。交警调查取证后,认定我负本次事故的次要责任,许某负主要责任。我不解的是,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一)项“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  相似文献   
2.
我与王某是好朋友,上个月的一天晚上,王某约了我和另外2人吃宵夜,大家都喝了不少酒,饭后王桌驾车送我们回家。车开出不远就冲出路外侧翻了,我和其中1人受了伤。交警调查取证后,认定王某负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我和另外2人不承担事故责任。交警进行调解时,为我计算出了所有费用共12580元,但王某说是好心送我们回家才出事,不同意全赔。我提起民事诉讼后,法院认为我也有过错,判我承担10%的责任。请问:法院没有对交警的责任认定不采信。为什么我要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3.
问:我与某公司签订合同后,即按约定发送货物,不料货车在途中与沈某驾驶的小轿车相撞,以致延误交货。某公司要求我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其经济损失5000元。警方经过现场勘查、调查取证后,认定沈某承担本起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于是我让某公司向沈某索赔,但某公司不同意。请问:因交通事故延误交货,损失应该由谁承担?  相似文献   
4.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选择一个单一的永久性的固定法>(劳部发[1996]266号)第十一物作为参考,不能选择临时性的条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接到企业的工伤报告或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当组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调查取证,在7日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由此可见,调查取证是工伤认定的关键环节.如何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呢?作为从事工伤保险工作的实践者,笔者认为,在接到企业的工伤报告或职工的工伤待遇申请后,应根据申报的材料对事故进行基本情况分析,初步确定是否认定工伤,然后按照"时、地、人、事、因、果"六要素进行具体调查取证.通过实践,颇为顺手.  相似文献   
5.
案例2007年2月16日,某县制衣厂47名职工集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反映该厂经营者拖欠他们工资达48万多元,并提供了劳动者单方制作的拖欠工资清单。接到投诉后,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即时组织人员到该厂进行调查取证,该厂经营者亲戚提供的有关账簿显示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是50万元左右。由于该厂经营者已去向不明,劳动关系双方无法核对确实的拖欠工资数额,致使调查程序无法实质性继续开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流、车流、物流的骤增,道路交通事故也逐年攀升,各式各样交通事故呈复杂性多元性,加之酒驾醉驾、无证及驾照不符的惩处力度不断加大,顶包案件也随之增多。如何侦破交通肇事顶包案,本人结合身边案例谈上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行政处罚是安全生产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和相对紧张的执法环境下,如何将每起行政处罚案件打造成既符合《行政处罚法》及其配套法规与规章,又能够得到企业负责人理解的的精品案例,既是安监人员做好执法工作的客观需要,又是摆在每一名基层安监执法人员面前的难题.某些行政处罚案件之所以出现反复,是由于在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一般程序案件办理中,不注重细节管理.要解决好这一难题,笔者建议应从以下细节入手.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船舶防污监督管理的内容、特点,系统地提出了船舶·违章排污造成污染事故的调查取证程序、方法、内容、综合分析方法.还阐述了作出处罚决定的内容,防治措施的要求和依法处罚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寻找突破口——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不仅是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的重要内容,更是基层执法检查人员发现隐患、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治理隐患的重要手段。尤其对区县安监局来说,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进门难、检查难、取证难、协调难、适用难、执行难”是一直困扰着基层执法检查人员的现实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六难”问题,做到执法检查深入准确、调查取证全面客观、行政处罚有力得当,是我们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发生在几年前的事情。 记得那是2005年7月19日上午十时许,我局接到一匿名举报称,7月18日下午5:30分左右,我区一家在建企业发生高空坠落事故,造成一死两伤。当署有局长签名的《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审批单》送交到我们监察大队时,大队长王勇立即命令我带上照相机、摄像机、《事故现场询问笔录》等调查取证相关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