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9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2930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1111篇
综合类   3290篇
基础理论   288篇
污染及防治   71篇
评价与监测   90篇
社会与环境   329篇
灾害及防治   32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778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556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649篇
  2009年   659篇
  2008年   665篇
  2007年   577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572篇
  2004年   633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探究生物滞留系统对NO3--N去除不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国际最佳管理措施数据库(BMPDP)和相关论文中的研究数据,统计分析了气候变量和设计参数对生物滞留系统去除NO3--N的影响,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定量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并提出了不同气候类型下的优化设计建议.结果表明,不同气候类型下生物滞留系统对NO3--N的去除能力分别为亚热带湿润气候(Cfa)>温带大陆气候(Dfa/Dfb)>温带地中海气候(Csb)>寒冷半干旱气候(BSk),对数去除率(LRV)中位数分别为-0.058、-0.212、-0.241和-0.327.设置内部存水区(IWS)、提高植物多样性、设置合理的服务面积比、添加介质土改良剂等措施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生物滞留系统对NO3--N的去除能力.最小二乘回归(PLS)分析表明,气候变量较设计参数更能影响生物滞留系统对NO3  相似文献   
3.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环境彩响评价》杂志由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任中心联合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彩响评价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协办,前身为1979年创刊的《重庆环境科学》,于2013年9月改刊发行。  相似文献   
4.
5.
《中国劳动》2005年第4期登载了《预告辞职权适用中的若干问题》一文,笔者认为,其中有一些观点值得商讨。  相似文献   
6.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所指出的那样,气候变化是当今时代人类社会面对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挑战。联合国秘书长也曾说过,2007年,世界各国都将气候变化作为重中之重,而在2008年我们需要切实的行动。  相似文献   
7.
技术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对技术变化的模拟和分析能够识别技术变化的作用.在评估减排成本以及确定减排目标时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早期的气候政策模型通常将技术变化视为非经济的外生变量,因而无法对技术变化的起因和效果做深入分析。近年来的气候政策模型则开始逐渐利用内生方法模拟技术变化。在介绍内生技术变化的概念及与传统的外生技术变化的区别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和评述研发投入和技术学习这两种主要的内生技术变化模拟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气候政策模型中得到应用。但是现有建模方法无法表征技术变化过程中的动态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因而传统的建模方法需要扩展到一个更为综合的框架并需要更坚实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基于该框架介绍内生技术变化模拟方法的未来可能拓展。  相似文献   
8.
国际     
《环境》2007,(5):15
古巴造出首艘太阳能渔船,气候变化成全球最热问题,空中客车公司开发出降噪新技术,中国大熊猫在美每年消费支出惊人,去年奥地利专利发明中环保技术近半。  相似文献   
9.
李清 《环境》2008,(11)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诞生于"科学的春天"里的<环境>杂志也迎来了自己三十岁的生日,我谨代表广东省环保局对<环境>杂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0.
孙钰 《环境保护》2007,(11):6-9
IPCC报告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记者:作为一名地理学家,您参加了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撰写工作,请您介绍IPCC的总体情况和IPCC评估报告的撰写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