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5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44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韩梦瑶  熊焦  刘卫东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674-2686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能源互联互通成为中国对外合作的重要组成。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切入点,从直接能源贸易和隐含能源流动的双重角度刻画中国跨境能源关联并开展对比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从直接能源角度,“一带一路”沿线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国家均为中国重要的直接能源进口国;(2)从隐含能源角度,中国为印度、新加坡、泰国等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能源相关的商品服务;(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能源贸易逆差明显,但隐含能源流动处于顺差地位;(4)综合考虑直接能源贸易及隐含能源流动,中国可以发挥不同类型能源关联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互联互通与共建合作伙伴关系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借鉴绿色基础设施投融资实践的国际经验,分析了绿色金融如何支持"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认为各国政府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拓宽"一带一路"框架下绿色资金的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工具体系;"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的落脚点要放在绿色产业"走出去"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好"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中绿色投融资的环境风险管理;培养绿色意识和责任投资者,形成绿色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的持久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3.
郑莉  王卷乐 《灾害学》2021,(4):200-206
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影响。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影响评估需求,基于2020年11月28日-12月03日与“一带一路”沿线合作企业进行了全国性的问卷调查,对新冠肺炎疫情在行业和企业层面造成的影响状况、企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诉求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包括:疫情对企业的冲击呈现出不均衡性,小规模企业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加工制造业所受负面影响较大,高科技业、电商受负面影响较小;企业策略多随当下市场需求而定,期待提供更多融资政策支持,以及更具行业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对此提出以下建议:①建立企业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②加快创新力度,提高互联网与数字化能力;③完善贸易合作机制,加强企业韧性;④积极探索加工制造业的新模式;⑤建议更加关注进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4.
以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国家战略,涵盖范围广泛,涉及国内18个省域和沿线65个国家,研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国省域绿色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基本回顾认为,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是促进我国经济绿色转型、消除国际社会担忧、推进战略顺利实施的必然选择。"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国内18个省份之间的环境污染状况和绿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部沿海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中西部省份,绿色发展水平相对领先,但同时污染物排放量也明显较大。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我国省域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即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地区间同质化竞争严重、污染性产业向中西部省份梯度转移、生态环境脆弱,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保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在2017年5月14日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系列成果清单包括《关于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建立等四项。为更好地理解和推动执行,本文全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下一步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工作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离瑞金市区四十多公里的九堡镇凤凰山下,有一处一带密溪淌绿水,千寻松竹染红霞”的村庄,这就是容家古村密溪。  相似文献   
7.
正江浙一带春茶一般在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间采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与品质相关的一些有效物质,特别是氨基酸及相应的全氮量和多种维生素富集,不但使绿茶滋味鲜爽、香气浓烈,而且保健作用也佳。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春茶,"明前"、"雨前"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好的时期。就像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都是由春茶早期的幼嫩芽叶经精细加工而成的,所以春茶为贵。  相似文献   
8.
应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2017年"一带一路"海洋能源产品贸易网络进行研究。依托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的海洋能源产品贸易额数据,构建出"一带一路"海洋能源产品贸易有向网络,对网络的网络密度及互惠性、中心性、中介性与集聚性等复杂网络结构特征指标进行分析,并采用连续的核心-边缘模型对网络进行了核心-边缘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相关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汪万发 《环境保护》2022,50(8):68-71
在世纪疫情、百年变局和地球生态危机等背景下,中国同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打造“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建设正在成为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化全球绿色治理和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巴黎协定》目标实现的重要布局。“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建设契合国际社会的现实需求、契合“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导向等,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展望未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可以从治理主体、理念、战略等维度深化“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下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粮食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生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通过对沿线国家粮食生产数量、结构等方面的深入剖析,揭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40年来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世界粮食的重要产区,粮食产量占全球比例50%~60%左右,1977-2016年粮食产量呈增长趋势,单产是其粮食总产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1995-2016年人均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国别差异显著,人粮关系逐步改善,区域粮食保障程度整体增强。(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生产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空间格局相对稳定,中国、印度、俄罗斯是其主要粮食生产国,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粮食产量普遍较高,阿拉伯半岛国家的粮食产量相对较低。(3)稻谷、小麦和玉米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对粮食总产变化的贡献最大,1977-2016年玉米占比不断增加,三大作物区域分布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