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次研究从地貌发育的角度揭示了贵州省石漠化景观及其等级的空间分布与下垫面的物质组成和气候(降雨量)的空间变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与现今人类活动强度(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不存在关联性。具体体现为:(1)贵州溶蚀为主地貌类型区和纯碳酸盐岩分布区基本一致,区内的峰丛(林)地貌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1200mm的威宁-毕节-贵阳-凯里一线以南的溶蚀为主地貌类型区,随着降水量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塔状峰丘增多;溶丘,峰丛(林)不发育地貌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1100mm的威宁-毕节以北的黔西北溶蚀为主地貌类型区和毕节-贵阳-凯里一线以北的溶蚀侵蚀地貌类型区,(2)贵州石漠化程度与喀斯特地貌类型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较好,与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不好。峰丛(林)地貌发育的威宁-毕节-贵阳-凯里一线以南的溶蚀为主地貌区,黔中地区人口密度为300~400/km2,该区一些县的石漠化,远不如黔西南地区人口密度为200~300/km2或黔南地区人口密度为100~200/km2的严重。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全面破坏是贵州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主要驱动力,除荔波茂兰喀斯特森林保护区等少数地区,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原始森林无论是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区,还是低的地区,历史时期均已遭受全面的破坏。喀斯特坡地次生植被的恢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坡地的岩土组成,现代石漠化严重程度的区域差异,主要受下垫面地面物质组成的控制,也就是"石山"的多寡。  相似文献   
2.
<正>北纬26度,被称为优美风景的代名词。上天眷顾,此纬度上拥有众多迷人的景点,浪漫的夏威夷、秀丽的迈阿密、绚烂的冲绳,还有,爽爽的贵州。贵州,简称"黔",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在景观方面可谓是大自然的宠儿,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黄果树瀑布,让我们见识了一泻千里的磅礴;集多种喀斯特地貌为一体的龙洞,让我们惊讶大自然的奇迹。而贵阳,这个享有"森林之城,避暑之都"美称的黔之省会,以其迷人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世人。在这里召开的每年一度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互联网Google Earth欧洲卫星图像资料的观察,发现贵州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风化成土能力与地层岩性、构造和地貌等密切相关。二叠系生物礁石漠化显著,成土能力差;三叠系大冶组薄层灰岩成土能力高,很少有石漠化;地层倾角大的碳酸盐岩区,石漠化不显著;地层平缓的碳酸盐岩区,石漠化强或中等,碳酸盐岩风化成土能力中等。另外,大型节理带对碳酸盐岩风化成土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节理带碳酸盐岩溶蚀相对强烈,常形成低洼地形,碳酸盐岩风化成土速率较高,红粘土堆积相对厚,不容易石漠化;而节理带间的区域往往地形较高,是石漠化易发育的区域。  相似文献   
4.
《地球与环境》2005,33(4):F0003-F0003
<正>贵州省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原名为贵州省国土整治与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是1997年4月经贵州省科技厅首批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投入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2003年1月,经贵州省科技厅批准更为现名,改由贵州大学(原贵州工业大学) 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共建,并正式搬迁至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原贵州工业大学)。2005年7月批准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正式立项投入建设。现有固定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5.
宜兴地处江苏省南端,沪、宁、杭三角中心,南峙天目山余脉,东濒浩瀚太湖,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喀斯特地貌的丘陵山区,西部为低洼圩区。市域面积2038平方公里,人口105.85万人。宜兴自然条件优越,山水脉源贯通,历史文化悠久,物产资源丰富,素以“陶的古都、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绿洲”之美誉而闻名海内外。宜兴市委、市政府根据“经济建设和减灾一起抓”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喀斯特地貌土壤重金属污染负荷评价中的难点,在半机理模型 —— 潜在污染指数模型(PPI)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首先,将土地利用指数替换为重金属指数;其次,重金属的选择引入了健康风险理念;第三,考虑到喀斯特地貌土壤重金属的产生、迁移和衰减特性,对重金属指数、径流指数和距离指数的权重系数进行了优化;最后,引入潜在污染...  相似文献   
7.
董文茂 《环境》2005,(10):48-51
贵州地处祖国西南,位于云贵高原的东部,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著称于世.而随处可见的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岩石、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飞瀑、烟波浩淼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的溶洞峡谷,又让贵州素有"公园省"之美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时候,贵州省环保局局长李康民坦言,在为贵州的秀美风光自豪的同时,也深感作为一名环保人的责任之重大.  相似文献   
8.
北纬26度,被称为优美风景的代名词。上天眷顾,此纬度上拥有众多迷人的景点,浪漫的夏威夷、秀丽的迈阿密、绚烂的冲绳,还有,爽爽的贵州。贵州,简称"黔",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在景观方面可谓是大自然的宠儿,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黄果树瀑布,让我们见识了一泻千里的磅礴;集多种喀斯特地貌为一体的龙洞,让我们惊讶大自然的奇迹。而贵阳,这个享有"森林之城,避暑之都"美称的黔之省会,以其迷人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世人。  相似文献   
9.
广西罗城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十分丰富,以典型壮美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为主,辅以地质剖面遗迹景观和地质构造遗迹景观等.介绍了罗城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类型及其分布,并从科学价值、科普价值、美学价值、旅游开发价值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雅丹"的由来 这种神奇的地貌形态为什么叫雅丹,人们却很少去探寻,以为不过与喀斯特地貌一样,是舶来语.其实雅丹这个词是地地道道的新疆"乡土货".据资料记载,本世纪初,瑞典科学家斯文·斯定和英国人斯坦因到罗布泊地区考察,发现大面积隆起的土丘地貌,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他们向当地的向导询问地名,向导误以为询问这种地貌形态的当地称呼,便答之日"雅尔丹",即维吾尔语中"陡峭的土丘"之意,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