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213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90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黄土元素背景值分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中国黄土中40个元素的背景值,并以F、Cr、Mn、Co、Ni、V、Cu、Zn、As、Se、Cd、Pb、Hg等13个元素为例,讨论了其在黄土高原的分布与含量。利用趋势面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揭示了黄土中元素的某些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及元素背景值的分异规律。结果表明,黄土的元素背景值具有三维的分异特征,黄土的质地及沉积的生物气候环境黄土是影响背景值分异的主要因素。为中国黄土的风成学说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物入侵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三大难题之一,中国也是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危害最大的国家之一.入侵中国的生物主要是以陆生植物为主,源地以美洲为主.在地域分布上南方和东部地区比较严重.主要侵入途径是以人类活动影响为主,自然扩散比重比较小.生物入侵对我国造成的危害十分巨大,解决生物入侵的主要对策是加强立法,全民重视.  相似文献   
3.
1矿产资源及特点环渤海地域矿产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资源种类有100多种,主要矿产有:石油和天然气:渤海及周围地区是我国的第二大产油田,主要集中在黄河三角洲。辽东湾、渤海湾沿岸及渤海海域,除沿海的胜利、辽河、大港、华北四大油田之外,渤海海域中沉积盆地面积有51000新生界油层体为24000远景储量达到930亿吨。1995年,环渤海地域原油产量达到5696.79万吨,天然气产量4503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产量的37.97%和25.09%。铁矿:环渤海地域范围内的铁矿资源非常丰富,主要集中在唐山司家营一带,大连。锦州、丹东等地也有一定…  相似文献   
4.
不同地域天然伊利石表面酸碱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电位滴定技术和恒定容量表面络合模式表征不同来源天然伊利石的表面酸碱性质。鉴于固体基质在酸量滴定过程中发生溶解,相应的滴定上清液被视为体系空白。考虑到水解铝、硅酸和伊利石表面活性位之间的表面络合或沉淀反应,提出两种表面质子反应模型。对其中的特例,还考虑了表面离子交换反应。模拟程序的拟合结果显示两种模型对水解伊利石体系的滴定行为均可获得满意的描述。相的的表面固有酸度常数表明样品的酸碱性质之间存在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5.
生态工业园区是一种以追求更高物质利用率和能量转化效率,更少废物排放甚零排放为目标的企业地域分布形式,环境保护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为了能够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就要从源头开始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制定一个绿色招商的指标体系,设置绿色门槛,把好环保关,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的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解放后我国对青藏高原组织过多次科学考察,特别是1973年开始的全面、系统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70年代开始的这次针对全部高原的科学考察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3—1980年)考察了西藏自治区;第二阶段(1981—1986年)考察了川西、藏东和滇西北的横断山区;第三阶段自1987  相似文献   
7.
扬子地块西南缘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Au、Sb、Hg、As矿床,常出现共生分异的现象,在空间上形成Au、Sb、Hg、As矿床、矿带相伴出现而又相对独立的规律性分布。在详细研究Au、Sb、Hg、As矿床、矿带区域分布及其产出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制约Au、Sb、Hg、As矿床、矿带共生分异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营养液培养,添加外源稀土和ICP-MS分析技术,研究了无机配体PO43-(Pi)及有机配体柠檬酸(Cit)对小麦器官中稀土元素积累和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i水平对小麦根中的稀土总含量(∑REE)影响较小,但显著降低叶中∑REE含量;而不同Cit水平对小麦根、叶中∑REE含量都有明显降低作用.对照植物(无Pi、Cit添加)中,稀土元素在小麦根中具有中稀土(MREE)富集及M-型四重效应分布特征,叶中有重稀土(HREE)富集及W-型四重效应分布特征.不同Pi处理对四重效应无明显作用,但进一步加强HREE在小麦叶片中的富集.添加柠檬酸使对照植物根和叶中的分异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在高浓度处理时(Cit≥150μmol.L-1),小麦根和叶中出现轻稀土(LREE)富集.  相似文献   
9.
中国米质气候资源的地域分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稻米品质受着气候条件的明显影响。在我国不同地域,米质气候资源各不相同,对米质的影响也各具特色,总的趋势是,北方优于南方;西部优于东部;晚茬口水稻优于旱茬口;在地形复杂地区,米质气候资源还具有垂直地带性结构。我国丰富的米质气候资源为各种类型优质米的生产创造出优越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0.
南岭山地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绵延断续的越城、都庞、萌诸、骑田、大庚五岭山脉,由西而东横贯粤、桂、湘、赣接壤地带,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这里自古就是我国南北交通要冲,区际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由于南岭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并具有向南亚热带过渡的特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作用广泛,因而可提供的生物资源丰富多采,地下矿藏极为富集。这两大优势资源,成为发展工业的雄厚物质基础。但是,与区内自然资源的丰度,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工业规模还不相适应。探讨南岭地区工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