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03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195篇
基础理论   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丁宗洲 《灾害学》1992,7(2):68-71
本文论述了湖北省农业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危害,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成都龙泉山区某输油管道为例,对途经山区、低山丘陵区等地质灾害易发区管道的地质灾害、社会稳定、潜在隐患等几个方面风险进行分析与完整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作为管理输入,提出地质灾害预警监测应对的实用办法。  相似文献   
3.
黄土洞穴的环境灾害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土洞穴本身是一种地质灾害,对黄土地区的运输、管道、拦蓄水工程、厂房、民居等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构成不同程度威胁;还可促发其它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恶化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文章根据野外和室内研究所积累的资料,对黄土洞穴的地质灾害效应以及环境变化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其研究成果不仅为黄土洞穴工程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可进一步了解黄土地区水土流失的发育规律及其第四纪以来的地质环境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安吉地区地质灾害的调查概况,对其成因类型,时空分布,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和防治对策作了探讨,这圣方政府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具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和地质灾害之间相互影响.工程建设之前必须对工程建设用地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结合上海市环境地质特征及中春路道路工程的特点。对工程遭受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工程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林小群 《环境》2007,24(10):96-97,91
论文阐述了我国矿山环境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矿山生产环境恶劣、"三废"排放、地质灾害、环境资源破坏等,针对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了建立明晰的矿山环境资产产权制度、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实施矿山环境准入制度等管理制度治理途径,同时还提出了清洁生产、"三废"治理、废弃地生态恢复等技术防治措施,以改善我国的矿山环境.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兴山县顺利完成了17处崩滑体、3处长2 939.07 m库岸防护的二期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为135 m、139 m水库蓄水创造了条件.在兴山县二期地质灾害防治中,紧紧围绕"挡(抗滑支挡)、排(表里排水)、削(削坡减荷)、护(防冲护坡)和绕(防御绕避)"的五字方针,在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下,治理项目达到了设计要求,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家山煤矿地表裂缝发育,切穿第四纪黄土断层较多,采空塌陷严重,三者构成地质灾害链,是靖远矿区的重灾区,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发展,使矿区人民生命财产蒙受惨重代价。本文从环境地质及工程地质角度进行分析,强调指出采矿活动是动态的地质背景,黄土的特殊物理力学性质是静态的地质基础,人为的采空塌陷是地质灾害产生的条件。最后指出监测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城市环境地质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城市地质工作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国城市地质工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工作领域。指出城市地质工作必须服务于城市(城市群,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为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减灾防灾提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超前性的基础地质资料和成果。由于中国城市的规模,性质,自然资源承载力,地质环境特征不同,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对象,内容也将有所差异。归纳起来,城市地质的重点工作领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开发战略与对策,城市地质环境容量及脆弱性分析。城市地质灾害:城市地质灾害风险,影响面,易损性及对灾害的反应,城市环境变化的地质指标体系,城市环境地质综合研究: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城市环境地质图纱的编制。数字城市环境地质:GIS平台上的地质空间数据库,城市地质环境动态分析,评价,决策系统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0.
GIS在重庆市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林孝松  赵纯勇 《灾害学》2003,18(1):71-76
重庆市是我国地质灾害非常严重的省市之一。长期以来,地质灾害的发生严重地影响着其城市建设与发展。为了加强对地质灾害规律的研究以及科学地管理地质灾害信息,本文探讨了GIS技术在重庆市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CQGHMIS)中的应用。该系统以MapGis和MapInfo、Mapx作为后台支持,利用Visual basic5.0中文企业版作为开发语言,具有数据采集与更新、空间检索与查询、信息时空分析与可视和信息输出以及系统说明与帮助等五大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