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248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比较实验,研究了在大肠菌群测定过程中菌龄、细菌密集程度、媒染时间、脱色程度等因素对革兰氏染色正确性的影响,从而得出了一最佳革兰氏染色条件组合,并提出了确保革兰氏染色技术操作正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光光度法测定染色废水的色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消除测定染色废水色度的主观误差,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染色废水的色度,与稀释倍数法相比,具有精确,重现性好,适用范围广等特点,PH值对色度的测定有明显影响,控制PH值为7.60,测定色度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影响异重流形成因素的研究,发现在异重流的形成过程中进水污泥浓度对密度的影响远大于温度对密度的影响,二沉池的进水通常形成下层异重流.利用水力模型进行示踪试验,结果表明在平流式二沉池中存在明显的回流区.异重流对二沉池处理效果的影响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4.
电絮凝法处理毛纺染色废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电絮凝法处理毛纺染色废水的可行性及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电絮凝法对废水的色度和COD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实验确定的电絮凝法处理条件为:电流密谋,电解时间25min,色度和COD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8%和53%。  相似文献   
5.
对于用常规混凝-生化工艺处理而远未能达到排放标准的染色废水,在原设施的基础上改用在反应池中同时投加改性凹凸棒石、碱式氯化铝、水解聚丙烯酰胺和次氨酸钠的同步吸附-混凝-氧化法处理后,基本上达到了排放标准,其中对废水的脱色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6.
7.
目前我国的染色废水处理,仅考虑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而对回收其中的能源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该文介绍了日本研究开发的一套处理染色废收与回收资源的装置,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陶涛  童秀芳 《环境保护》1990,(11):12-14
本文提出了一种处理高浓度硫化染色废水的新工艺,指出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了该工艺污染物去除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同步吸附—混凝—氧化法处理染色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用常规混凝-生化工艺处理而远未能达到排放标准的染色废水,在原设施的基础上改用在反应池中同时投加改性凹凸棒石,碱式氯化铝,水解聚丙烯酰胺和次氯酸钠的同步吸附-混凝-氧化法处理后,基本上达到了排放标准,其中对废水的脱色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10.
对进入水稻田中的氚水在连作晚稻阶段的迁移,输运动态过程的研究表明,滞留于早稻田中的氚水继续为晚稻摄取;与早稻情况一样,氚水中的氚仍以自由水氚和结合氚形式滞留在晚稻田各分室中,晚稻田水中和土肿的氚浓度均随时间单调地减少;晚稻地上部及根中的自由水氚及结合态氚浓度在采样期间也基本上随时间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