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4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2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求,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亦离不开法律制度的外在保障。历史回溯与规范分析下,从薪柴到煤炭,再从煤炭到石油和天然气,竞争促进是能源变革历程中的一般法律路径,但至可再生能源替代,因其自身竞争力不足与市场结构困境,法律制度径直从促进竞争折向了“排斥竞争”。案例分析与理论解析下,竞争豁免法律制度遭遇实践异化,可再生能源市场交易规则模棱两可,制度负面效应突显,已难以适应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需求。事实上,合理的竞争机制设计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企业积极创新和效率提升,竞争规则并不必然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相斥,市场化是可再生能源的最终归宿。重新厘定可再生能源市场的保障性竞争理念,可再生能源的制度促进模式应重回兼容竞争的法律路径:以竞争为优先,以保障扩容竞争并助失利者二次发展,实现市场竞争与政府保障政策的有机协调。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竞争恢复应是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可再生能源法保障作用的核心,《可再生能源法》的修改完善也应注重将保障制度与竞争规则进行衔接融通。具体制度路径上,一方面,以“法律原则”形式将竞争优先与效率补偿理念嵌入可再生能源法,为市场提供清晰且富有弹性的交易基准和规范指引;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自由竞争规则适用,推进保障性政策的公平竞争审查,构建能源消费需求侧的倾斜性激励机制,以及推动强制购买制度的竞争法理念更新等制度衔接机制协力,可不断扩展特殊市场的竞争空间,助推可再生能源替代进程。  相似文献   
2.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5年2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现全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3.
继199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能法》)颁布之后,交通部制定颁发了《节能法》实施细则,天津港于2000年2月12日印发了《天津港务局(节约能源法)实施细则》,节能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天津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与支持节能工作,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风电已成为我国第三大电源。但是,风电上网难却严重制约着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12年全国弃风电量约200亿千瓦时(相当于700万吨标准煤)。全国风电场平均弃风率为20%-30%,部分地区甚至达到50%。而风电上网难,主要是难在政策多变、法律缺失以及风电上网法律制度尚未完善上。  相似文献   
5.
单力 《环境》2006,(12):42-44
我国有丰富的风电资源,根据初步测算:在陆地离地面10米高度处,我国风电可开发储量为233亿千瓦,海上可开发储量为75亿千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政策框架体系下,我国开始迈出了海上风力资源开发的第一步,着手海上风资源的勘探和项目的准备及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6.
2008年4月1日起,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将正式生效.与现行的法律相比,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在法律层面上将节约资源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法律调整范围和可操作性上都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7.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七十七号令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近日结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胜玉出席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左明主持会议。会议内容之一是听取并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亚力所作的关于检查节约能源法和我市节约能源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工作,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第八条 国家鼓励、支持节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促进节能技术创新与进步。  相似文献   
10.
节约能源法修订案在法律层面明确提出:"国家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节能法修订起草组组长傅志寰说,此次修订完善了节能的基本制度,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强化政府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