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06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09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滩煤矿塌陷区复垦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滩煤矿位于济宁市的邹城、兖州、曲阜三市接壤地区,京沪铁路纵贯井田中部,另有兖(州)、石(臼所)铁路横贯井田,公路交通四通八达。井田南北长12.5km,东西平均宽约4.8km,面积约60km~2,工业储量604.377 Mt,其中3煤为主要开采的厚煤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4 Mt/a,2000年实际生产原煤6.68 Mt,预计2005年达到10 Mt,推算排矸量将达到2.10 Mt/a,是隶属于兖州矿业集团公司的现代化特大型矿井。  相似文献   
2.
发展矿区生态农业 综合开发利用塌陷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利用生态农业治理,开发煤矿塌陷区,并用矿区实例加以论证,为我国煤矿塌限区土地资源的再生和循环利用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4.
煤的开采,地论是露天采还是地下采都必然给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尤其是采空区的地面沉陷给当地的地形地貌环境造成了长久甚至是永久性的破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对矿井开采区进行地面沉降的基础上,提出了几方面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采煤沉陷地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的内容深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结合国内外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的经验,探讨了我国采煤沉陷地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和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采煤沉陷地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及内容深度。  相似文献   
6.
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中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土地复垦与技术经济的关系,分析了土地复垦技术经济内容,提出土地复垦最佳方案制定与优选的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和方法;讨论了土地复垦技术经济分析对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华东平原地区采煤沉陷对耕地的破坏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开采沉陷学和土壤学的理论与方法,深入探讨了华东平原地区采煤沉陷对耕地景观破坏的规律和特征,并在大量测试与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采煤沉陷对耕地土壤的破坏特征,从而为这一地区采煤沉陷地的高效,合理复垦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淮南市采煤塌陷区水域理化指标和叶绿素的测定。用较为简单的W分级法对9个监测点的水质进行评分分级,并对塌陷区水域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级,用以反映采煤塌陷区的有机物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土地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煤炭资源开采造成地面塌陷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以及农业劳动力转产困难,人口有再度回归趋势的原因,重点阐述塌陷区综合整治,在尊重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前提下,重建农田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平衡,建立以煤矿为依托的农业生态体系的必要性。最后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江苏劳动保护》2003,(2):24-26
4月24日19时40分左右,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花山煤矿三采区二队4239采煤工作面超前上山,一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死亡23人,受伤4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