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02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35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3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及这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而对中国环保事业的影响,提出了把环境与经济因素统一起来进行研究的有关思路和课题,以确保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所谓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最早见诸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8年,联合国提出用绿色经济和绿色新政应对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把低碳经济看做是拯救当今世界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很多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有些企业因此一蹶不振,而北京金伟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却逆势上扬,迎来曙光。北京金伟晖公司核心技术“烃重组技术”接连捧回“2009年度北京市专利发明奖”、“第十一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中国石油化工协会2009年度技术发明二等奖”;“芳烃抽提技术”赢得了“2009年度第四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奖”。  相似文献   
4.
在产业转移及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制造业空间分布及转移逐渐成为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以2008、2016年我国制造业工业销售产值、从业人数为研究数据,应用区位熵、热点分析、锡尔系数、动态集聚指数等方法,对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变及转移态势进行探究。研究发现:(1)我国制造业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时空异质性,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分别呈现“西密东疏”、“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异格局,并且不同类型的制造业空间集聚态势也存在显著差异;(2)东部地区的烟草制品、化学纤维等制造业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对我国区域间与区域内制造业空间分布差异的影响较大,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小,但有逐渐扩大的趋势;(3)制造业转移的主体是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转移的方向是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层次具有较高的梯度性。研究有助于丰富我国制造业空间分布及转移相关理论,为我国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大光 《民防苑》2009,(6):10-13
正当金融危机逐渐触底,各国纷纷期盼黑夜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候,从墨西哥传出的最早被认为是猪流感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却让世界为之恐慌,让无辜的患者死亡,让无辜的猪儿当替罪羊,让政客们担惊受怕,让老百姓寝食不安。而且随着甲型H1N1流感病毒迅速在全球蔓延,什么细菌战啦、病毒战啦,等等,各种传说又开始泛滥。联想到2003年我国爆发SARS病毒时,也有这种传说,就是某国对某国实施的细菌战。对此我们必须慎重而认真地对待。  相似文献   
6.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PPE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出现市场景气指数下降,合同订单减少,出口数量萎缩.在这样不利于行业发展的条件下,经多方共同努力,2009年5月12~14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办的第78届中国国际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却逆势而进,无论在展会规模、参展企业数量和专业观众人数上都创出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把社会经济体系冲击得体无完肤的时候,人们在过去的一年中不断追问:经济学家到底是干什么吃的?问题的提出引人深思,但一时难有答案,所以对于此问题的思索也从未停息。其实,对于安全领域的思考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太多的专家学者在进行研究,同时也有太多的人在追问。  相似文献   
8.
2009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战胜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冲击,推动经济社会继续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和艰巨,面临诸多困难和压力,做好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现实差距和工作压力,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中心工作上来,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效益、稳定的关系,正视问题,迎难而上,齐抓共管,共克时艰,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尤其是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努力把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也将给世界环境保护工作带来负面效应.客观分析了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环境保护带来的挑战和契机,明确指出应充分利用这次契机,除依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扶持外,还要通过产业内部调整和完善来积极应对.大力促进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对中国发展碳金融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冒晓立 《四川环境》2009,28(6):123-126,135
2007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对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造成了或大或小的影响,这对于全球碳金融市场——这个刚刚起步并稍显呈现欣欣向荣之势的市场无疑是一个利空消息。本文总结了国际碳交易市场在金融危机来袭时的表现,着重分析了中国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并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表现,探讨了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中,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危机中寻求生存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