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79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76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74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省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过程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初,湖北省出现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0亿元以上,有必要对灾害期间的气候特征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对湖北省76个气象站2008年1月12日~2月3日气温、降水(雪)、日照以及低温持续日数等要素进行时空间差异分析及历史与同期比较,并选取10个代表站历史上所有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对其过程持续低温日数、最长连续雨雪日数、过程极端低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的平均气温异常偏低,该省大部为-1~-2℃,比常年同期偏低4~6℃,为各站历史同期最低,其中主要是最高气温异常偏低所致,但极端低温并不低;(2)降雪过程频繁,雨雪量异常偏多;(3)低温冰冻持续时间长,该省大部在16~22 d,位于历史第一;(4)日照异常偏少。持续而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形势是湖北省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湖泊水质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泊是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保护和改善湖泊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湖泊水质模型是一种利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湖泊污染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生态各方面之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手段。作为湖泊水环境污染治理、规划决策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可以为湖泊的综合整治和科学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别介绍了湖泊水质模型国内外研究动态、类型、常用软件(WASP、EFDC、CE QUAL W2、CE QUAL R1、CE QUAL ICM、MIKE、SMS等)和应用实例,并综观湖泊水质模型的研究历史和应用前景,系统分析了湖泊水质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环保产业是治理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环保事业的一项硬件建设,也是环保部门的一项亟待开拓组织、引导、规划、决策的新工作。为此,我们在全局工作步署上,紧紧围绕我省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和环境保护中的难点、热点和重点问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把全省环保产业企事业单位组织起来,以强化环保产品质量管理为重点,以推广获得认可的环保优质产品和最佳应用技术为突破口,积极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工程提供优质、高效、经济和配套的环保技术装备。同时,促进环保认可产品、技术的产业化,培育和造就一批产值…  相似文献   
4.
何发理 《环境保护》2006,(9B):45-47
陕西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北山和秦岭把陕西自然分成三大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但生态又相对脆弱;中部是关中平原,经济相对发达,但历史形成的污染十分严重;南部是秦巴山地,经济发展滞后,环境容量较大,但生态敏感区域较多。同时,以秦岭为界,又分为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三大区域,两大水系,各有发展优势,又各有制约“瓶颈”。因此,陕西推进“历史性转变”中,把环境保护放在经济发展全局中考虑,既统筹规划,又分类指导,既突出重点,又全面推进,在环境保护中优化经济发展,着力构建生态陕西、和谐陕西。本刊刊发陕西省在推进“历史性转变”中的具体做法,供其他省市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2002年,在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中,我省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03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一带两区”,扎实工作,狠抓落实,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拓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12002年的环保工作进展和“十五”以来的重要经验1.1一是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和建设重点环保城市工作进展较快。西安、宝鸡、咸阳市和杨凌示范区都已编制完成了创模行动方案。宝鸡、咸阳、西安还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创模动员大会。三市市…  相似文献   
6.
历时3年多,造成70人患病,其中24人死亡的陕西省洛南县“矽肺”病案日前全部审结,此案中的130名原告获赔481万。  相似文献   
7.
《中国劳动科学》2004,(1):63-63
《江西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于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劳动保障监察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在役超高压容器检验,一直以来没有成熟的检验工艺,特别是没有成熟的超声波探伤工艺,无相应的技术标准指导工作。现将超高压水晶釜超声波探伤方法的初步思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陕西省近50 a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基于陕西省18 个气象站点1961-2010 年实测气象资料,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计算各站历年逐月的SPEI 指数值,统计近50 a 各站点出现的干旱过程,分析了陕西省历年、历年各季及月尺度上的干旱发生频率、覆盖面积和干旱发生强度,揭示了陕西省干旱发生的时空和强度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近50 a 来陕西省干旱发生频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尤其是1990 年以来的近20 a;陕西省在年、春、夏、秋、冬及月尺度上均有干旱发生。其中,秋季干旱最为严重,春季次之。在年代际变化方面,全省以20 世纪90 年代干旱最为严重,2000 年以来的干旱次之;干旱出现既有全省性的大范围干旱,也有区域性的局部干旱,分布极不均匀,总体分布特征是北多南少;干旱发生强度分布呈现出关中最强、陕南次之、陕北最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王锋 《灾害学》2008,23(2):141-144
在分析国内减灾社团成立背景和工作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减灾社团的定性、定向和定位问题,指出减灾社团是一个综合性科技社团。其活动重点是综合研究本地区多种相关自然灾害,重在通过多学科、跨部门的合作共同探索灾害活动规律和防灾减灾对策;减灾社团应该成为独立的社团法人;介绍了陕西省减灾协会在组织科技减灾中的3步走策略和4个立项管理原则,以及部分重点项目的实施结果和减灾成效。最后提出减灾社团要善于在党和政府联系科技人员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