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基础理论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郑良勇  李占斌  李鹏 《生态环境》2002,11(4):356-359
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结果表明,陡坡单宽径流能耗与单宽径流产沙率之间存在以下线性关系:Dr=18.672(ΔE - 0.751),说明土壤的可蚀性参数为18.672 g/J,发生坡面细沟侵蚀的临界径流能耗为0.751 J/(ms)。坡面单宽径流能耗随流量增大而增加,随坡度变化呈抛物线趋势,临界坡度出现在21和24之间。坡面上各段面单宽径流能耗均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坡度逐渐增加,坡面上部段面能耗渐增,中部段面渐减,下部较稳定。坡面各段面侵蚀产沙也有类似特征。此研究对于深入了解黄土高原陡坡土壤侵蚀过程和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陕北黄土区陡坡土壤水分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水分是制约陕北黄土区陡坡林草植被建设主要限制因素,深入系统的研究陡坡土壤水分变异规律是科学开展林草植被建设的重要前提。目前,陡坡不同季节、不同坡向、不同坡度的土壤水分变异规律尚未见系统的研究。为此,本研究通过观测陕北黄土区坡面尺度的自然恢复流域陡坡土壤含水量,研究分析了陡坡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规律、陡坡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陕北黄土区陡坡的土壤水分消耗期、土壤水分积累期、土壤水分消退期和土壤水分稳定期分别对应3-6、7-9、10-11和12月-次年2月;(2)0~120 cm土层中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活跃。土壤水分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各层间的差异也越来越显著;(3)基于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规律,陡坡的土壤水分弱利用层、土壤水分利用层、土壤水分调节层分别为0~40、40~60和60~100 cm。(4)在垂直于陡坡坡面方向上,深度大于40~50 cm的土壤层能为植被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水分环境,有利于人工植被建设在陡坡开展。  相似文献   
3.
姚彭生  姚世繁 《安全》2001,22(3):36-38
由海洋引发的灾难,来势迅猛,破坏力大,影响深远。今天人类的科技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预测它的到来。但是准确的预测和有效的防灾,仍是征程漫漫。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无锡县东亭镇部分村舍发生房裂、地裂等灾害。研究表明,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是产生地裂缝的背景因素;裂缝区第四系覆盖层以下的古陡坡地形是张应力集中区、其上方易先产生不均匀沉降;裂缝区不均匀分布的软弱土层是使房裂地裂发育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
长江上游陡坡耕地退耕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长江上游属于25°以上的陡坡退耕还林地面积达170万hm 2,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重要策源地,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实行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陡坡耕地的形成原因与危害,以及退耕的难点与有利时机,并探讨了详细分析了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长江上游陡坡耕地退耕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上游属于 2 5°以上的陡坡退耕还林地面积达 170万hm2 ,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重要策源地 ,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实行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陡坡耕地的形成原因与危害 ,以及退耕的难点与有利时机 ,并探讨了详细分析了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瓮安县白沙乡秉老头陡坡由软硬相间的岩层组成,在构造控制和风化作用下,上部坚硬岩层突悬。随裂隙逐渐扩展,拉张裂缝从上向下贯通,突悬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拉裂而崩落。按崩塌受力发生的过程,符合拉裂崩塌力学机制。而地质灾害防治目的并不是一定要阻止崩塌落石的发生,而是要防止其带来的危害。因此,根据其崩塌体特征和潜在风险水平,宜采取整体搬迁方能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陡坡带构造演化史研究对断陷湖盆具有重要意义,平衡剖面技术在面积(体积)守恒的基础上为恢复构造演化史提供了一种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通过对东濮凹陷兰聊陡坡带进行平衡剖面法构造演化史恢复,再现了兰聊断层的活动规律及其对东濮断陷湖盆发展演化的控制作用,明确了东濮凹陷早第三纪层序地层发育特征、坡折带类型及其对砂砾岩扇体的控制作用,指出了隐蔽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层段和分布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陡坡偏压条件下不同施工顺序对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合工 程实例,考虑“先浅后深”与“先深后浅”两种施工顺序,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 三维弹塑性分析模型进行了施工全过程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不同施工顺序对地表边坡 、拱圈特征点围岩以及中夹岩柱的影响,并计算了不同施工顺序下的隧道开挖安全系数 。结果表明:先施工深埋侧隧道会加剧围岩整体偏压效应,并会对中夹岩柱处围岩产生 往返的扰动,不利于围岩稳定性的控制,且先开挖浅埋侧隧道的安全性高于先开挖深埋 侧隧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