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6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198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许家和 《环境》2002,(11):24-24
人们历来认为,世界长寿之王的桂冠,应戴在英国人弗姆·卡恩的头上,因他活了207岁,一生经历12个英王朝。而僧尼中长寿的金牌,应由英国僧侣、活到185岁的肯塔伊·江占有。但近几年有人查阅资料发现,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和最长寿的僧尼,都比不上我国唐代的慧昭和尚。据《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慧昭自言姓刘,为宋鄱阳王休业曾孙。年已290岁。广求为弟子,遁去,不知所终。”另据姜亮夫《历代名人碑传总表》载:“唐代高僧慧昭寿终290岁。”慧昭的具体生卒年代,则在《历代高僧生卒年表》里有明确记述:“慧昭,男,五二六年生,八一五年卒,终年二百九十岁。”  相似文献   
3.
我国进城农民工的居住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决好农民工的就业和居住问题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完成农民向市民转化的关键一步,也是新时期我国各个城市面临的挑战。在本文中,作者认为目前我国庞大的进城农民工群体逐渐出现了分化的现象,根据农民工对居住的需求和最终归宿,我国的农民工可分为永久迁移型(或定居型)和非永久迁移型(非定居型)两种类型。永久迁移型(或定居型)农民工希望举家迁移到城市并成为城市的永久性居民,而非永久迁移型(非定居型}农民工希望改善在城市的居住条件,同时尽可能降低在打工期间的居住成本,他们最终会回流农村地区,而不会在城市购房或定居在城市。本文在分析两种不同类型农民工居住需求的特征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进城农民工居住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推进环境司法专门化,并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我国已有超过半数的高级人民法院相继推行环境资源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改革。本文在分析现行改革基本做法的基础上,总结提出各地在实践中大多存在着改革依据合法性不足、管辖规则具有其固有局限、审判制度调整尚存困难等共性问题。同时,进一步明确我国应从加强法律依据供给、合理设计管辖规则,以及进一步加强制度衔接等方面着手,力争早日迈过上述"三道坎"。此外,我国有必要及时对各项改革举措进行质效评估,并适时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对有关规则予以固定和细化,唯此,方可确保我国环境资源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改革朝着有序化、法治化之路迈进。  相似文献   
5.
选择地处苏北平原农区的淮安市所有15510个自然村和872414户农户全样本入户调查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占比统计法和GIS空间分析,对村民居住空间特征与迁居意愿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村落层面,平均规模小,单村独户多且村落分散,多数自然村远离镇区,近一半自然村位居“九靠近一滞洪”区域内。该格局是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因素综合影响形成的。(2)在住房层面,农村老旧住房比例高,全市40%农户在城乡同时拥有住房,但在城镇拥有住房率与到城区距离呈负相关,而农村住房空关率则呈现相反的空间格局。(3)在迁居意愿方面,54.1%的农户愿意集中居住且多意向实物安置,较低补偿标准和不便务农是不愿迁居的主要原因;移居城镇是货币安置农户的主要去向,留村和入镇集中居住是实物安置农户的主要去向。在迁居意向农户中,近90%选择政府统建方式,近80%愿意有偿退出宅基地和流转承包地。(4)村民居住空间特征和迁居意愿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两者之间存有内在联系且均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绿色环保的角度论述了家庭住址的选择以及装修的注意事项,其目的是为营造一个适合自己居住、生活的温馨家园。  相似文献   
7.
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与一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在评价重点、评价范围及评价内容的确定有着本质的不同 ,本文针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及减少这些影响的措施作浅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研究证明,室内氡污染在肺癌诱因中仅次于吸烟排在第二位,如果生活在室内氡浓度200Bq/m3的环境中,相当于抽烟15根/人·d.因此,警惕隐藏于我们生活中的室内氡污染,建立绿色的生活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有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是现代化生活质量品质的必需和保证.  相似文献   
9.
以绍兴污水处理厂为例,研究区域性工业废水的水量、水质特征,并对区域性工业废水的集中治理技术中的典型规模、排放标准、运行管理等进行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彬 《山东环境》2002,(2):29-29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 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医疗垃圾是典型的危险废物,如果得不到妥 善处理,将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一、医疗垃圾处理的规范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 有关规定和国家对医疗垃圾规范性处理的有关要求,医疗垃圾应用专业焚烧设备进行集中焚 烧。不得随意储存、堆放、填埋、处理或处置,更不得随意向无处理能力的地方(或单位)转 移。若向有处理能力的地方(或单位)转移,应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