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3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417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29篇
综合类   595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125篇
灾害及防治   1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涝灾害条件下疏散交通生成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助于有关部门更准确预测洪涝灾害受灾民众的疏散量,结合非集计数据和集计数据的优点,提出分区集计数据的概念,设计了受灾区域分区方法,并通过意向偏好(SP)调查法对我国居民在洪涝条件下疏散交通需求数据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引入BP神经网络建立基于分区集计数据的疏散交通生成预测模型。利用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所设计方法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鲁棒性较好,平均相对预测误差仅为1.8%,其预测效果明显优于现有的非集计和整集计模型。  相似文献   
2.
城市游憩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游憩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选择城市游憩空间结构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现有的城市游憩空间结构和典型游憩功能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城市游憩需求的空间结构特征、游憩供给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了城市游憩需求和供给空间结构特征的形成因素,提出理想的城市游憩空间结构模式。通过调研大连市主城区游憩场所的分布情况、使用情况以及大连城市游憩者的游憩需求特征,分析了大连市游憩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及城市游憩空间的等级结构和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我国进城农民工的居住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决好农民工的就业和居住问题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完成农民向市民转化的关键一步,也是新时期我国各个城市面临的挑战。在本文中,作者认为目前我国庞大的进城农民工群体逐渐出现了分化的现象,根据农民工对居住的需求和最终归宿,我国的农民工可分为永久迁移型(或定居型)和非永久迁移型(非定居型)两种类型。永久迁移型(或定居型)农民工希望举家迁移到城市并成为城市的永久性居民,而非永久迁移型(非定居型}农民工希望改善在城市的居住条件,同时尽可能降低在打工期间的居住成本,他们最终会回流农村地区,而不会在城市购房或定居在城市。本文在分析两种不同类型农民工居住需求的特征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进城农民工居住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5.
基于成都市2013年6月~2015年5月期间由Mie散射激光雷达探测的大气消光系数廓线资料,发现混合层以上在颗粒物消光和分子消光之间一致存在一个S型的过渡区,利用sigmoid函数对此分布形态进行模拟,通过计算该函数上下曲率最大点所在的高度,据此提出了颗粒物分界层Mie散射激光雷达识别的sigmoid算法.针对该算法模拟效果的分析表明,颗粒物分界层过渡区附近大气消光系数理论廓线和实测廓线保持了高度的相关性,二者在春夏秋冬四季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71±0.0052、0.9935±0.0167、0.9979±0.0038和0.9990±0.0021(均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基于sigmoid算法计算的颗粒物分界层过渡区与成都市温江站探空资料得到的逆温层之间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鲍巍  姜杉  李斌 《环境保护》2007,(4A):33-37
在社会进步、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人口、资源、环境关系愈发紧张,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满足这一需求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凸现资源的稀缺性使资源的价值评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确估计和评价资源的价值,有利于正确认识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有利于制定正确的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防止资源遭受破坏。[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物元分析法在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利用物元分析法对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断方法,在确定了最佳和最次理想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标准事物的物元矩阵。该方法具有计算简便,分析合理和容易推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模糊数学在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在室内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近年来,出现了大规模的装修热,因此而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能够更客观直接准确的反映出室内空气质量好坏,本文依据国家标准GB/T18880-2002中的标准值,将空气质量分为五个等级.并根据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选取评价因子,建立室内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隶属函数,确定了模糊矩阵,把它应用于室内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国的地震灾害,阐述了近代地震灾害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地震预报既是强烈的社会需求,也是全球性的科学难题,最后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地震预报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0.
建设项目选址的物元分析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物元分析方法应用于建设项目备选厂址方案的决策.简要叙述了方法模型、计算程序步骤.通过物元分析法、优序法、密切值法三种决策方法对实例进行了决策比较,所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