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84篇
安全科学   187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182篇
综合类   578篇
基础理论   72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69篇
社会与环境   88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工程与长江中游沿江产业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长江中游沿江产业带发展条件、限制因素和未来发展,指出三峡工程的建设将对长江中游产业的布局和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变化;防洪作用促进中游两岸大型工业项目的兴建,调整现有沿江城镇的布局,使之结构趋于合理化;电力供应经解能源的紧张状态,改善航运条件,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综合效益。当然,由于坝下河道冲刷,对现有的码头带来一定的影响,由于冬季水位抬升引起两岸低湖田地下水位上升,加剧两岸土壤潜育化和沼泽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国地面气象观测站网2007~2016年的辐射日值数据集和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平台2014~2016年逐日观测数据,分析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近10a太阳总辐射年际和季节变化,近3a臭氧日最大8h平均(O3_8h_max)和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过程频次变化,通过不同因子及其不同强度等级的分型统计,探讨PM2.5、O3_8h_max与太阳总辐射的关系.结果表明:京津冀近10a太阳总辐射显著上升,京津冀春季和珠三角夏季太阳总辐射显著上升.三大经济区PM2.5污染过程年频次均呈现逐年递减,且从北到南递减;O3污染过程年频次时间上呈现先减后增,空间上京津冀多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O3_8h_max与太阳总辐射相关系数均在0.71以上,有较强的正相关;而PM2.5与太阳总辐射的相关性具有区域差异性.三大经济区不同季节不同太阳总辐射下O3_8h_max与PM2.5的相关关系差异显著,其中京津冀春夏秋三季O3_8h_max与PM2.5在强太阳总辐射下有较好的正相关,冬季则存在一定的负相关;长三角四季两者相关性均较弱;珠三角夏季两者正相关最为显著;不同PM2.5浓度下O3_8h_max与太阳总辐射的线性拟合效果较好,体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各经济区拟合曲线的倾向率均随PM2.5升高而增大.PM2.5>75μg/m3时拟合优度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3.
省级环境监测站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是环境监测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控双达标"工作的重要一环.从锻炼队伍、保护队伍、巩固队伍、稳定队伍和纯洁队伍等方面综合分析,省级监测站在此项工作中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才能更好地发挥技术中心、信息中心、网络中心和培训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The cross-country petroleum pipelines are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because they traverse through varied terrain covering crop fields, forests, rivers, populated areas, desert, hills and offshore. Any malfunction of these pipelines may cause devastating effect on the environment. Hence, the pipeline operators plan and design pipelines projects with sufficient consider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social aspects along with the technological alternatives. Traditionally, in project appraisal, optimum technical alternative is selected using financial analysis. Impact assessments (IA) are then carried out to justify the selection and subsequent statutory approval. However, the IAs often suggest alternative sites and/or alternate technology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ology, resulting in revision of entire technical and financial analysis. This study addresses the above issues by developing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project feasibility analysi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technique. The model considers technical analysis (TA), socioeconomic IA (SEIA) and environmental IA (EIA) in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to select the best project from a few alternative feasible projects. Subsequent financial analysis then justifies the selection. The entire methodology has been explained here through a case application on cross-country petroleum pipeline project in India.  相似文献   
5.
松花江大顶子山枢纽工程建设后,库区内水体流线及扩散规律的变化将影响库区内水质,受沿江排污影响,其规划目标的水环境容量将发生改变,因此对建库后上游水质总量控制进行研究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军 《环境科技》2002,15(3):40-41
笔者从我国包装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建立绿色包装系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建立绿色包装系统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对湖北施恩堂制药一期GMP技术改造工程产生的水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采用以UASB+SBR为主的工艺处理技改工程和原有工程产生的制药废水,"以新带老"削减,COD、BOD5、SS分别较GMP技改前减排94.6%、94.1%和50.2%,减轻了污染负荷,可实现达标排放,达到了增产减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研究与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分析了目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时如何有效地利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以及在没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情况下怎样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能够准确地反映建设项目的环境问题,进而保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质量。总之,恰当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保证建设项目在建设期与运营期降低与防止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影响是本文的主要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9.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技术依据,应能反映环保设施和措施的运行及其效果,并按一定格式完成。以《某药厂口服制剂技改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报告》编写过程为实例,对其方式、方法、内容和重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安全系数是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常用方法,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最大的缺点是不能考虑边坡岩土体中实际存在的不确定性。可靠性理论可有效地考虑边坡系统内实际存在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但是缺乏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因此,将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安全系数与先进的可靠性理论相结合,建立安全系数与可靠性相耦合的二元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以巴东县东壤口镇宋家屋场滑坡为实例,计算了长江水位从135 m至175 m变化过程中的平均安全系数(最大可能安全系数)和相应的可靠性。将最大可能安全系数与边坡可靠性相乘,对最大可能安全系数进行折减,得到边坡可靠的安全系数。设折减后安全系数的临界值为1.05,由此计算出不同最大可能安全系数的临界变异系数和临界破坏概率。根据不同的最大可能安全系数及它的临界破坏概率,绘制出边坡稳定性分区图。用均值安全系数和可靠性二元指标对宋家屋场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是可靠的安全系数为1.068,略大于临界值,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文中论述了边坡稳定性二元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