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43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112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从一个新的视角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进行了解读,强调德育功能是课程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综合实际活动坚持回归生活、注重体验的德育理念,突出了实践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认为应该将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认知性德育与实践性德育紧密结合的德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灾害发生时影响居民心理承受能力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岳丽霞  欧国强 《灾害学》2006,21(1):113-116
目的:探讨影响个体面对自然灾害时心理承受能力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因素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对1000余名居民进行测评.结果。①个体面对灾害时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为。灾害意识、灾时行为、灾害认知、社会支持,②通过相关分析,灾时行为对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当今城市规划理论正在变得越来越具有广泛综合性.除了传统的理论,例如城市设计、形态学等等,环境心理学也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元素,以期满足社会日益复杂的功能与心理需求,完善设计成果.  相似文献   
4.
驾驶员风险认知能力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辨别不同驾驶员风险认知能力对驾驶安全的影响。通过设置13种存在潜在风险的交通情景,引入惩罚用时机制,利用驾驶模拟器,对熟练驾驶员和非熟练驾驶员在风险认知培训前后的风险认知能力进行比较,找出不同驾驶员对风险认知的差异。试验结果显示,熟练驾驶员的风险认知能力比非熟练驾驶员要高,两者在引起交通风险的因素上是不同的,培训后的风险认知能力较之前有很大提高。培训能够拓宽驾驶员对潜在风险的认知程度,更好地将驾驶员的操作技能、知识体系和外在行为衔接在一起,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必须借助风险沟通这一工具。在总结国内外风险沟通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主要议题: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四大主体分析、新媒体时代公众的风险认知研究、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信息表达分析和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全新模式探讨;指出在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四大主体中,公众是中心,政府是关键,专家是信息和信任的来源,媒体是桥梁,只有处理好四大主体的关系,以公众风险认知特征为依据,清晰地表达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并通过垂直沟通和平行沟通的结合,才能促进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开展;总结了影响自然灾害风险有效沟通的九大因素,并从环境、社会和文化背景对自然灾害风险有效沟通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6.
任何问题的传播都同时伴随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因为关注,就会有兴趣了解更多,从而催生传播的需求;从传播者的角度分析,只有通过传播,才能使问题得到广泛的、正确的认知,从而推动问题早日解决。毫无疑问,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气候传播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按照古希腊哲学的说法,隐微的真理只由少数哲人才能掌握,只有常识——他们通常称之为"意见"——支撑起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迈克尔·罗斯金的著作《国家的常识》中,他称之为"常识"的观念,指的是那些观念需要普及,但是恰恰还没有达到一种普遍的认知状态。现代以来,随着学科化与专业化的各种区分,观念逐渐成为了各自专业领域沟通的接头暗号,对外人而言,这些观念是已经超越了常识的界限。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气候变化教育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是否认识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在对高校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尝试探究高校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情况,探析高校学生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伦理态度,借此提出积极有效的措施,提升高校学生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严重的环境污染势必会带来对公民财产和人身的损害。为探寻我国城乡居民环境维权的具体方式,选择了一些地区对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资料及现场调查内容的汇总分析,发现:不同维权方式、不同的雏权群体、不同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类型、不同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认知度等情形下,会有不同环境维权方式;在环境维权中,公民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大;公民理性维权需要政府与相关主体的引导。  相似文献   
10.
灾害风险认知能力是进行减灾教育的基础,受众获取灾害知识与信息的方式是影响减灾教育方法的重要因素,而受众获取灾害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则会直接影响灾害内容的传递效率和效果。本文针对以上所关心的问题,为了建立合理有效的大学生减灾教育计划,应对大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不足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和研究了来自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灾害风险认知水平、获取灾害知识和信息的方式与途径。从自然灾害风险认知的视角,通过寻找不同特性大学生群体获取减灾知识与信息的差异和趋同性,提出了现势条件下针对大学生的减灾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