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件     
《环境》2008,(7)
北京开出首张限塑罚单;“天下第一肉”标价88万;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加强环保宣传;可可西里为藏羚羊搭“帐篷产房”;广东对生态发展实行分类考核;南方遭遇“非典型梅雨”。  相似文献   
2.
可可西里地区的湖泊数量繁多,面积在1Km~2以上的湖泊有107个,湖泊总面积约为3825Km~2,本地区的湖泊度为0.05.一、盐湖的利用从盐湖的特性而言,它是一种矿产资源.盐湖沉积的大量盐类矿物,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和化工生产的  相似文献   
3.
林穗 《环境》2005,(1):100-101
“真希望没有一个叫《可可西里》影片的存在,因为某种意义上的提醒更是某种程度上曾经的失去。当她不需要提醒人们去珍惜时,也意味着她的圣洁没有遭到破坏,藏羚羊的生命没有陷入危机……”当我看到死神如时间的流沙一样,从刘栋的脚部上升,最终淹没了乱草般的头发,长镜头捕抓住了他眼神中的挣扎、放弃、绝望……一次人的绝境与动物绝境的对话,深深地撞击着我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鲁湘  吴磊 《环境教育》2003,(5):56-59
由于人类对大自然非理性的掠取,我们面对着一个一点也不容乐观的、千疮百孔、遍体鳞伤的环境。这并非盛世危言,我们来看看事实吧! 拯救藏羚羊是近几年环境保护的一个热点。本期刊发的《枪口下的生灵——藏羚羊》介绍了藏羚羊危情的来龙去脉和现状。拯救藏羚羊,伸出你的双手!  相似文献   
5.
<正>"可可西里藏羚羊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工作从去年底就正式启动了。青海省力争在2017年完成世界遗产委员会年会表决所需的所有准备。"日前,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贾应忠在青海省的两会上透露,2015年,青海将推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申遗工作,希望通过申遗,进一步深化对可可西里的保护,唤起更多人的关心和参与。可可西里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面积4.5万平方公里。可可西里藏语意为"昆仑雪山  相似文献   
6.
观点     
《绿叶》2011,(10):116-117
雪花啤酒此次倘若成功"穿越",就是与自然为敌,也是违法;如今事实证明"穿越可可西里"只是一个噱头,大众因此受到误导,是一次商业炒作,即使能在短期内吸引一些眼球,具有辨识力的大众也将不会"买账"。——针对雪花啤酒公司挑选50名"勇者"参加10月在青海可可西里举行的"雪花啤酒勇  相似文献   
7.
最美之墓     
2005年4月底,为了完成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创新工程“青藏铁路报告文学及DV作品创作”项目,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张春晓、本科应届毕业生侯文涛、李冰师生三人13天走了近9000公里,沿京广线、陇海线、青藏线,穿越了大半个中国。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人:几十年前支援青藏铁路建设的老知青、在高原上打工的民工、奉献了一辈子的科学工作者、忠诚守卫高原保护野生动物的康巴汉子……他们也造访了很多地方: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风火山冻土观测站、“西藏地矿”货运中转站、羊八井铁路施工现场……高原景色的奇异,气候环境的恶劣,人们的热情,民工的艰辛……都深深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然而给予他们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以及风火山上,那些为了保护自然的信念,而在人与自然之间努力追求和谐、奉献自我的人们。  相似文献   
8.
徐刚 《绿叶》2016,(4):59-64
正卓乃湖和豹子峡附近,有上万只藏羚羊在这里集中产崽,那是生命的奇观、野种的伟大。当小羊羔可以独立生活时,便会在"父母"的带领下返回草场、湖畔。成千上万只老老小小的藏羚羊飞奔疾驰,踢出的沙土可以遮天蔽日。经历了出生地的艰苦卓绝和长途跋涉之后,藏羚羊到了西藏的羌塘、新疆的阿尔泰和青海高原的可可西里,牧草会变得丰盛,新一代的藏羚羊们兴  相似文献   
9.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近年来已成为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为探究青藏高原无人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特拉什湖作为研究区域,分析了湖滨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分布、物理形貌和成分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微塑料的潜在来源,并利用污染负荷指数(PLI)模型和风险指数(H)模型评估了微塑料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特拉什湖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范围为39.58~247.92 n·m-2,平均丰度为(107.08±101.34) n·m-2.这一结果可作为现阶段微塑料污染研究的自然背景参考值.纤维占微塑料总数的79.49%,透明和小粒径(<1 mm)的微塑料占很大比例,确定的主要聚合物是聚酯(51.28%).纺织品是特拉什湖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可能来自特拉什湖以西,通过大气环流长距离运输至该区域.生态风险评估模型显示,特拉什湖的微塑料污染负荷较轻;尽管少数点位的生态风险指数较高,但总体上该区域的微塑料污染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0.
钉子  小天 《环境》2005,(4):6-9
随着人类居住的环境逐渐恶化,一场世界范围内的环保运动正在兴起,越来越多的国人参与到环保行列中来。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在为还生存于绿色环境而努力着。青年导演陆川的电影《可可西里》,引发了人们对其环保观念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