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7篇
基础理论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汶川MS8.0地震前青海地区数字化水温(地温)异常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青海地区十个数字化水温井、六个数字化地温井的水温(地温)观测概况。经研究发现,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乐都和民和两个井孔出现了中期趋势异常,西宁、乐都和德令哈三个井孔出现了短临异常;从地域来看,异常测点主要集中于西宁-民和断陷盆地内,该区域其它两个正常运行的井孔没有异常,可能和探头与密闭套管末端间的距离过大有关。另外,笔者认为,西宁、乐都、民和井所表现出的中期和短临异常,可能与汶川地震的孕震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热场对深部倾斜采空区煤自燃区域划分的影响,通过对采场空隙结构和耗氧速率进行分析,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不同通风方式下热环境对采空区流场及自燃带影响。结果表明:受倾角工作面、采空区空隙率及地温梯度综合影响,下行冷风与受采空区浮升力作用的热风在工作面中下部汇合并涌向工作面,使工作面局部温度升高;上行通风方式采空区蓄热范围大于下行风,回风侧温度更高;上行通风自燃带进风侧范围25~40 m,回风侧范围21~52 m;下行通风自燃带进风侧范围15~40 m,回风侧范围15~24 m;结合工作面实测参数,上行风回风侧自燃带范围19~47 m,与实际误差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倾角采空区热场条件对自燃带划分影响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是松辽盆地北部重要的清洁能源,它可广泛应用在采暖、种植、水产养殖、旅游观光等方面。论文通过对各种地质、水文地质、综合物探、钻井资料的综合解释和处理、不同深度地温场的分析及热储特征研究对松辽盆地北部的地热水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滨北地区①圈出了地热资源的有利富集层位、有利富集地带和有利资源远景区,并进行了资源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4.
广州城市边界层湍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广州地区53km&;#215;57km的范围划分为7个不同的下垫面类型,根据广州地区8个气象台站最近3个的地温观测资料及辐射资料统计出广州地区不同下垫面类型不同天气情况下地温的季节和日变化;同时根据广州市34个地面微气象站的风场资料及清远与香港的探空资料,计算广州地区不同下垫面类型湍流扩散参数的垂直廓线,为广州进一步开展空气污染数值预报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陆丰13-2油田原油含蜡量均超过28%,凝固点均超过29℃。为避免油井关停后原油结蜡堵塞油管,每次在油井因台风撤离关停后都会对油井回挤柴油至电潜泵入口位置以置换油管内原油,每年因此消耗大量柴油。为减少压井柴油量,通过研究地温梯度,以及井筒内温度场,可以优化压井柴油量,从而达到减少柴油消耗量的目的。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越江公路盾构隧道浅埋段地温场演化将影响隧道穿越的江滩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基于有限差分法建立了南京长江隧道的数值模型,分别将实测地表温度和管片内侧温度作为地层外部交变热源与内部交变热源,对隧道浅埋段典型断面地温场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隧道与土体间的热交换作用使隧道周围的初始恒温地层转变为年变温地层。在高温期,隧道向周围土体传热;在低温期传热方向相反。隧道周围及两孔间存在显著变温区,其最大温升值达7.14℃,年波动最大峰谷值接近10℃。该显著变温区位于距隧道外壁5m以及两孔之间的区域。其地温场在隧道运营20a后可达到初步稳定。建立了该显著变温区内地温场的年际波动模型,据此可估算出隧道周围土体不同距离处的年际温度值,该模型可为火灾等极端传热条件下估算隧道浅埋段地温场提供初始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采空区和预热巷道暴露面积的调查,以及对预热系统的风量,温度和原岩温度的测定结果进行研究,探讨了利用地温预热入风流的潜力,结果表明,该预热系统可使2.4×10^3m^3/s的冷空气由-30℃预热到+2℃,或使1.2×10^3m^3/s的冷空气预热到+10℃。  相似文献   
8.
邵武煤矿是个建矿40多年的老矿.开采深度大,地温高,顶板破碎,矿井涌水量增加,安全管理复杂.在依法治矿和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确保安全生产,实现平稳闭坑,显得尤其重要. 几年来,企业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一系列安全生产方针,始终把安全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首要位置,特别突出地把人的安全管理放在第一的位置,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通过对人的管理,来实现对安全工作的有效控制,并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寒冷地区建筑物的采暖方式,介绍一种新型的区域供暖方式--地温水源热泵(地温中央空调)供暖系统,为寻找新型供暖方式提出了环保安全、绿色节参采暖制冷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为预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露天煤矿边坡地温变化,揭示多年冻土分布规律,指导寒区露天矿安全生产,以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露天矿边坡2011—2014年地温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的统计与拟合,依据传热学理论建立研究区多年冻土地温预测模型,并利用邻区露天矿冻土地温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对预测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露天矿边坡季节活动层厚度普遍在5.75~6.59 m,多年冻土下限在63.85~64.35 m,地温年变化深度在11.65~12.25 m;采矿揭露后,边坡表层原生多年冻土演化为3.85~5.65 m季节活动层;坡面季节活动层厚度较原生季节活动层厚度略薄,随着冻融循环周期的递增,其厚度逐渐接近原生厚度;冻土地温变化曲线与简谐波波形线接近。本文所提出的冻土地温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边坡地温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寒区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