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温液氮与泡沫混合液直接接触产生氮气泡沫是一种新型的掺混形式,利用液氮高汽化比的特点,搭建液氮泡沫可视化实验装置,进行氮气-水两相流及液氮泡沫流动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液氮相变产生大量氮气,其与泡沫液混合产生泡沫,温度有所回升,最终趋于泡沫混合液温度;管路沿程压降较小;液氮射流破碎及流动过程可分为6个区域:低温液氮区、向上循环翻滚区、滞留区、泡沫与泡沫混合液混合区、致密泡沫区、泡沫混合液区。流体向下游流动过程中持续发泡;为防止管路结冰,需合理控制泡沫混合液与液氮流量。  相似文献   
2.
液氮容器爆炸事故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六林 《劳动保护》2009,(3):104-105
液氮是一种特殊的工业制成品,具有超低温性、膨胀性、无嗅和无毒等特性。随着液氮在精密工业、医药、食品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在冲装和储存液氮的过程中,液氮容器爆炸的事故也屡屡发生。如何预防液氮容器爆炸事故的发生,成为液氮容器使用企业必须面对的一道安全课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煤体孔隙结构研究普遍基于液氮吸附实验,而实验所测结果因选取煤样粒径的不同而变动。利用不同煤阶的5种煤样分别选取不同目数的煤样进行实验,测得了在不同粒径条件下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吸附曲线等数据。研究表明,焦煤孔隙结构测试数据受实验样品粒径影响较大,褐煤平均孔径较大,孔隙发育程度高且测试数据受实验样品粒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土葬、火葬等传统殡葬方式对城市土地构成了越来越沉重的压力,体现节地、绿色等现代环保理念的新型冻干生态殡葬应运而生。冻干法殡葬(又称为Promession)最初是由瑞典人Wiigh-Msak开发出的一种遗体处理方法:遗体经液氮冷冻、粉化、干燥后,浅埋于地下,进入生态循环。本文比较了土葬、火葬、生态葬的优劣,综述了国内外冻干法生态殡葬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冻干葬法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本文为改革和创新遗体处理方式,推行生态葬法,倡导绿色、人文、科技殡葬,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针对石化企业火灾处置需求,开展了多组液氮泡沫长距离输送实验,分析了液氮泡沫在静置和输送状态的析液与再发泡过程,提出了液氮泡沫在消防管线内再发泡物理模型(P-S模型),指出消防管线内的逸散气体、液滴、相邻气泡间瞬态压力差、气泡间空间等是液氮泡沫再生成的必要条件,揭示了消防管线内液氮泡沫析液-发泡-再析液-再发泡的循环机制,提出了液氮泡沫输送动力强度概念。实验结果证明液氮泡沫在消防管线内能输送1 000 m距离,液氮泡沫在DN80的消防水带内输送400 m时出现“长管阻力效应”,输送更远距离需要的输送动力强度将增加2~3倍;输送液氮泡沫的动力强度是输送泡沫混合液液体的1.5~1.9倍;对相同的液氮泡沫输送流量,在消防管线流通面积增加1倍后,输送动力强度降低69%。为向火灾现场远距离输送大流量液氮泡沫,应采用大管径消防管线高压输送。  相似文献   
6.
液氮冻融破碎生物污泥制备生物絮凝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城市剩余生物污泥,采用液氮冻融破碎、提取液提取的方法制备了生物污泥絮凝剂。对絮凝剂的制备条件及其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液氮冻融破碎,pH为1.0的稀盐酸溶液作为提取液提取所制备的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效率可达98.5%。液氮冻融破碎的次数对絮凝剂制备没有明显影响。同时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以及絮凝体系的pH对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国内工业制药冻干技术,过去均采用氟利昂制冷及其回收技术,冻干过程中耗电耗水多,制造成本高。更重要的是氟利昂的排放损害大气臭氧层环境,危害人类健康。同时,在工业制氧过程中,有70-80%的液氮气体被排放掉,浪费大量能源。  相似文献   
8.
结合一起液氮容器爆炸事故,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预冷冻浓缩系统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建立了测定空气中39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方法,该法用苏玛罐或Tedlar气袋采集空气样品经-160℃液氮预冷冻浓缩后,用GC-MS检测.该方法采样简便,灵敏度、准确度高,已应用于室内空气和环境空气的测定,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煤的孔裂隙结构分形特征,以贵州富煤区4个煤层的煤样为研究对象,基于扫描电镜和低温液氮实验综合表征煤样的孔裂隙发育程度及连通性,应用Photoshop,Image-Pro-Plus图像处理技术对煤的SEM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及主要参数提取;结合小岛法计算煤样的孔裂隙分形维数值,并与扫描电镜、低温液氮实验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扫描电镜和低温液氮实验发现,4个煤层的孔裂隙连通性优先顺序依次为六盘水煤田3#煤层>黔北煤田9#煤层>黔北煤田8#煤层>织纳煤田8#煤层;借助图像处理技术并结合小岛法对实验煤样的孔裂隙分形维数进行计算,各实验煤层分形维数由小到大依次为六盘水煤田3#煤层<黔北煤田9#煤层<黔北煤田8#煤层<织纳煤田8#煤层,该分形维数排序所反馈的煤样孔裂隙发育程度及连通性信息与前述2个实验结果相互印证,表明数字图像技术与小岛法分形相结合能真实、准确地反映煤的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