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Shell渣油造气工艺过程中的碳黑,石脑油污染,微口废水池导致硫化氮,一氧化碳,碳黑的污染及渣油泵检修带来的渣油污染,以及为保护环境消除污染而采取的技术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碳黑尘、染料尘在厂界外浓度最高点的限值为"肉眼不可见",但国内尚未出台统一的监测方法,因此各部门只能按照各自的理解进行监测和分析。由于不同方法的观测条件不同,观测结果容易受到观测方式、光源强度、背景色差、观测员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干扰,数据可比性较差,实际工作中需要依据观测目的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苏洁  牛奕 《火灾科学》2022,31(1):1-7
为了对木材燃料层流扩散火焰碳黑生成特性进行研究,搭建了基于消光法原理的轴对称层流火焰碳黑浓度测量平台,选用马尾松针、柚木以及红橡木三种典型木材燃料粉碎成针状试样,并堆成直径3.5 cm堆垛,利用酒精引燃后可获得稳定的层流扩散火焰,同时通过电热丝辅助加热延长稳定燃烧。通过对三种典型木材燃料层流燃烧过程的质量损失和火焰碳黑浓度的测量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种燃料中马尾松针碳黑生成能力最大,这说明木材的碳黑生成能力可能与其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土壤和沉积物中凝聚型有机碳(碳黑、干酪根)的含量及其对多环芳烃(PAHs)分布和提取的影响,分别用三氟醋酸(TFA)和在375℃下通氧燃烧的方法从珠江三角洲2个污染土壤和5个河口沉积物样品中提取酸非水解有机碳(NHC)和碳黑(BC);用索氏抽提法和不同溶剂的加速溶剂萃取法(包括连续加速萃取法ASESum和标准溶剂萃取法ASESTD)抽提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并在不同温度梯度(25℃到150℃)下用水为溶剂加速溶剂萃取其水溶态.结果表明,1)NHC是珠江三角洲土壤和沉积物中总有机碳的重要组成部分,NHC碳明显高于BC碳,NHC和BC分别占土壤和沉积物中有机碳的25.6% ̄73.8%和4.64% ̄17.3%.2)3种有机溶剂(丙酮、甲苯1、甲苯2)连续抽提的PAHs含量是索氏抽提的2.11倍;5种ASE方法(丙酮、甲苯1、甲苯2、ASESum、ASESTD)提取的PAHs含量与NHC含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且比PAHs含量与BC或无定型有机碳(AOC)含量的相关性更明显.3)在不同温度梯度下水溶态PAHs浓度符合Van’tHoff方程.研究说明除了BC外,非水解有机碳对土壤和沉积物中PAHs的分布和提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步连续-湿法-化学方法,分离提纯了于2010年7月和12月在厦门近海采集的沉积物样品,获得3类高分子有机质,即腐殖酸(HA)、干酪根和碳黑(KB)和碳黑(BC)。以扫描电镜(SEM)作为有效的辅助手段,观察沉积物原样及高分子有机质的形貌特征,结合稳定碳同位素(δ13C)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厦门近海沉积物中高分子有机质的来源。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在原样沉积物中存在多种海源物质(如钙质硅藻和圆筛藻/冠盘藻);而在KB样品中同时发现类似于陆地植物的木质碎片以及来自海洋的藻胶鞘,暗示了其来源是海源与陆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稳定碳同位素研究表明厦门湾近海海域沉积物中有机质以陆源影响占优势,其比例在58.32%至84.45%之间;δ13C值整体上显示为夏季的贫于冬季的,这与研究区域的生态系统中陆源C3植被和海源水生植物的繁殖生长有关,同时还有排海污水及化石燃料煤燃烧后或者运煤船只洒落的碎屑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改性纳米碳黑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改良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培养试验,研究了添加改性纳米碳黑对江西贵溪污染土壤中有效态Cu和Zn含量的影响,并对比研究了包施和混施效果差异,同时还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改性纳米碳黑对黑麦草生物量和黑麦草对Cu和Zn的吸收量以及土壤Cu和Zn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改性纳米碳黑可以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u和Zn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培养60d后,添加1%、3%和5%改性纳米碳黑的土壤有效态Cu含量分别降低了47.3%、72.0%和80.9%,有效态Zn含量分别降低了3.0%、17.7%和43.6%.同等材料用量下包施不如混施的钝化效果好,且所用时间要长,但包施具有将所施材料和被吸附的重金属移出土壤体系的优点.土壤中添加改性碳黑可以促进黑麦草的生长,降低Cu和Zn在黑麦草地上部的积累量同时降低了土壤中Cu和Zn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而增加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含量.  相似文献   
7.
借鉴国际经验促进我国废旧轮胎的再生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废旧轮胎的再生利用亟待改进 汽车等用的轮胎,由橡胶、碳黑、油软化剂、硫化剂和促进剂、子午线纲丝及纤维等组成,故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除对废旧轮胎翻修后再利用和制成胶粉供原料利用外,还利用其发热量高达7500—8000kcal/kg的优势及其它特点,广泛用于燃料和建筑材料,故总的再生利用率已达88%-90%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竺乃  金祖亮 《环境化学》1990,9(3):51-54
本文研究了工业碳黑有机溶剂萃取物的致突变性.发现其萃取物在Ames试验中显示极强的直接致突变性,特别是经过硝化工艺的碳黑.而且萃取溶剂不同,其致突变性也不同,以氯苯和二氯甲烷为溶剂的萃取物活性较高.经进一步分析测定,在萃取物中含有二硝基芘和3-硝基芴酮等硝基多环芳烃,前者是一种非常强的直接致突变物,它们是工业碳黑致突变性的主要供献者,光照可以降低碳黑萃取物的致突变活性.  相似文献   
9.
碳黑中致突变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高分辨质谱检出了墨水碳黑有机溶剂提取物中的六种硝基取代多环芳烃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的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确证了提取物中的二硝基芘和3-硝基芴酮,根据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二硝基芘是提取物中直接致突变活性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碳黑大气颗粒物的环境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碳黑颗粒物来自高温燃烧过程,它对可见光辐射具有最大能力的吸收作用。新近研究结果证实,碳黑大气颗粒物具有温室效应的作用,是引起地球气候变暖的重要角色。这种作用可以通过碳黑颗粒物对地球辐射平衡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得以实现。以往人们对碳黑颗粒物这种作用的估计偏低。人们在未来减低大气温室效应的战略中,大气污染削减物质应将碳黑颗粒物包括在内。碳黑颗粒物还具有抑制对流层中臭氧形成、干扰局部地区水文循环和降低能见度的其他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