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正面临着严重的石油短缺,因此正在努力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以抑制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全球变暖趋势。在此紧要关头,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等可替代能源就显示出了重要性。由于目前西欧正逐渐成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这使得西欧在推行替代能源的过程中面临  相似文献   
2.
绿色生态建筑理念 20世纪60年代,许多先锋建筑师意识到,人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城市化进程难以为继,耗用自然资源并制造污染最多的建筑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特别是,现代建筑由于技术的改善,大量全密闭全空调的建筑物室内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健康节能为目标的建筑研究成为发达国家建筑研究的热点.“绿色建筑”理念也就应运而生了.特别是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使“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在世界范围达成共识.由此,绿色生态建筑的研究和实践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进行核电建设的国家,有着较长的核电建设历史和良好的核安全纪录。自1995年后,由于对于私有化后的电力市场,英国政府不再为新的核电站建设提供公共部门的支持,以及石油在内的其他能源相对充足等原因,英国的核电建设处于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4.
英国受其气候因素和地理位置的影响,经常发生大雾、洪灾、风暴、高温、火山爆发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同时,英国的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工业化严重,存在着很多燃料危机和技术事故危机。例如1952年伦敦发生的城市空气公害之灾,由于石化燃料无节制燃烧,空气中充满了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造成四千余人死亡,损失惨重。除此之外,由于国际形势的动荡等其他社会因素,英国也面临着恐怖主义、生化武器和核武器袭击的威胁。2005年7月,伦敦发生了地铁连环爆炸事件,再次警醒了英国政府对灾害事件的管理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2007年6月,英国政府的环境、食品管理机构及农村事务部分别在网站上发布了针对个人或家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器,使得公众在上网时可随时计算自己每天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随后,美国、爱尔兰、中国的一些网站也纷纷出现了碳足迹计算器,这些网站同时给出了如何减小碳足迹的对应排放量的碳抵消(carbon offsets)途径。一般说,碳足迹计算器是以家庭为单位计算的,但国外也出现了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碳足迹的计算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英国政府和消防部门对社区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英国政府和消防部门通过采用网上消防教育、建立“个人消防站”、加强儿童防火教育、开展全方位社区消防教育等消防教育模式,对提高普通民众消防意识和技能。对防范火灾和降低火灾损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值得我国各地社区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7.
英国政府将在今年年底之前,推出一项绿色交易计划,允许各家庭将自身提高能源效率的成本转移给能源供应商。据《卫报》消息,该计划将于2012年生效。  相似文献   
8.
英国是使用视频监控较早和较为普遍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完善法律法规,重视视频监控系统的测评认证,强化对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与应用的管理,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方法,很多经济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周煜 《环境教育》2009,(5):32-32
最近拜读了张坤民教授主编的《低碳经济论》,此书唤起了我对低碳经济的关注及研究。什么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源于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的未来一创造低碳经济》。这是因为英国当时对能源的进口依赖度很高,出于对能源供给和国家能源安全角度的考虑,提出了“低碳经济”,希望发展其他清洁能源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而现在,  相似文献   
10.
数字     
《环境教育》2009,(11):81-81
4 英国政府22日发布一份“全球气温升高4摄氏度影响图”,描述了如果无法遏制全球变暖趋势将可能出现的“灾难性”景象,在全球平均气温上升4摄氏度的情况下,北极地区气温可上升达16摄氏度,地中海沿岸地区水资源将减少70%,美洲的玉米和谷物产量将减少40%,而亚洲一些国家的水稻产量将减少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