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清代陕西南部地区洪涝灾害研究
引用本文:刘怡婷,岳大鹏,赵景波,杨宇哲.清代陕西南部地区洪涝灾害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3(1):56-66.
作者姓名:刘怡婷  岳大鹏  赵景波  杨宇哲
作者单位:1.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130507);;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SKLLQG2106,SKLLQG2013) ~~;
摘    要:通过整理清代陕南地区洪涝灾害资料,利用历史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小波分析法、滑动平均法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到陕南地区洪涝灾害发生规律及其与气候环境、太阳活动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1)1644—1911年陕南地区共发生洪涝灾害143次,其中一级偏涝发生最多,占总数的76.22%;(2)陕南地区洪涝灾害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1644—1710年)为洪涝灾害低发期,是频次变化小的平稳洪涝灾害型;第2阶段(1711—1800年)亦为洪涝灾害低发期,是频次变化大的洪涝灾害强振荡型;第3阶段(1801—1911年)为洪涝灾害高发期,为该区清代的洪涝灾害期,是高频振荡洪涝灾害型。在洪涝灾害期,洪涝灾害事件频发,发生了2个洪涝灾害事件和1个长达26年的极端洪涝灾害事件;(3)洪涝灾害期和极端洪涝灾害事件显示,陕南清代1801—1911年为该区多雨气候期,1821—1840年为极端多雨气候事件;(4)研究区降水多集中于夏秋两季,因此夏秋两季洪涝灾害频发,春冬则较少。洪涝灾害在时间尺度上大致存在4年、28年和53年3个震荡周期;(5)洪涝灾害高频期处于小冰期气候波动强烈的阶段,APO值以负相为主,...

关 键 词:清代  小冰期  陕南地区  洪涝灾害  灾害周期  灾害成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