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离子对莱茵衣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生理效应 |
| |
引用本文: | 李潜, 吴沿友, 吴运东. 氟离子对莱茵衣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生理效应[J]. 环境化学, 2014, 33(5): 776-781. doi: 10.7524/j.issn.0254-6108.2014.05.009 |
| |
作者姓名: | 李潜 吴沿友 吴运东 |
| |
作者单位: | 1. 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镇江, 212013;;;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阳, 550002;;; 3. 江苏大学农业工程研究院, 镇江, 21201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3060)资助. |
| |
摘 要: | 以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受试生物,研究了F-对藻叶绿素含量、胞外碳酸酐酶(CAex)活性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的影响,以探讨F-对微藻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当F-浓度不超过10 mmol·L-1时,随F-浓度增大,蛋白核小球藻叶绿素a、b含量和CAex活性基本不变,而莱茵衣藻叶绿素a、b含量降低,CAex活性小幅增加;当F-浓度在10—200 mmol·L-1之间时,随F-浓度的增加,蛋白核小球藻和莱茵衣藻的叶绿素a、b含量均明显下降,CAex活性显著增大,且在F-浓度为100 mmol·L-1时达最大,200 mmol·L-1时两种藻均不能生存,无CAex活性和叶绿素含量表征.莱茵衣藻对F-具有更灵敏的CAex响应机制,对F-的影响更为敏感,而蛋白核小球藻对F-的耐受性更好;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莱茵衣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δ13C值均随F-浓度的增大呈现出更大的负偏差,F-促使二者优先利用较轻的12C,说明两种微藻光合作用固定无机碳模式发生改变.
|
关 键 词: | F- 莱茵衣藻 蛋白核小球藻 叶绿素 胞外碳酸酐酶 δ13C |
收稿时间: | 2013-07-15 |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化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化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