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微齿眼子菜与马来眼子菜对水深变化的适应性比较研究
引用本文:宋鑫,曹特,祝国荣,李威,张霄林,倪乐意.微齿眼子菜与马来眼子菜对水深变化的适应性比较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8):1081.
作者姓名:宋鑫  曹特  祝国荣  李威  张霄林  倪乐意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系统试验站,湖北 武汉 430072;;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3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FSC41230853)“水位人为控制对湖泊沉水植被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摘    要:水深与水位波动是影响湖泊中沉水植被分布格局和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子。在洱海开展为期2个多月的原位实验,从大型浮台上悬挂吊盆模拟不同的水位梯度(2、4和6 m)和水位变化模式(水位上升、水位下降和水位波动)对微齿眼子菜和马来眼子菜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深梯度和水位变化模式对两种植物的生物量、株高、节数和叶片数具有显著影响,推测微齿眼子菜在洱海的临界生长水深约为5 m,马来眼子菜的临界生长水深为35 m;超过临界水深后两种植物生物量和叶片数下降、株高和节数不增长。在2 m初始水深处光照相对充足,生物量随时间稳定增长,水深增加(20 cm/6 d×60 d)对两种植物的生物量均未造成显著影响,株高和节数随水深显著增加,具有响应空间增长的潜力。在初始水深为4 m时,进一步增加水深(20 cm/6 d×30 d)会抑制微齿眼子菜生长,继后减少(-10 cm/6 d×30 d)水深仍无法使其恢复生长;但先减少水深后增加水深可以小幅促进其生长。在初始水深为4 m时,3种水位变化模式对马来眼子菜的生物量影响不大,但减少水深后增加水深可以小幅促进其生长。初始水深6 m抑制两种植物的生长,并导致马来眼子菜死亡。实验结果表明,微齿眼子菜比马来眼子菜对弱光耐受性更好

关 键 词:微齿眼子菜  马来眼子菜  水位波动  沉水植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