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典型饮用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的分布式模拟——以滁州市城西水库为例
引用本文:吴楠,周晓铁,王晓辉,葛菁,高吉喜,冯朝阳,Driss Ennaanay.典型饮用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的分布式模拟——以滁州市城西水库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5):676.
作者姓名:吴楠  周晓铁  王晓辉  葛菁  高吉喜  冯朝阳  Driss Ennaanay
作者单位:(1.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71;2.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42;; 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4.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伍兹环境研究所,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 94305 5020
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环保科研计划项目(2011-001(1)号;2012-006号);UNEP/GEF长江流域自然保护与洪水控制项目(IMIS:GFL-2328-2740-4822,PMS:GF/3030-04-05-01);“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2012BAJ21B07-02)
摘    要:城西水库(现改名西涧湖)是滁州市唯一地表水源,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其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基于土地覆被格局,依据非点源污染物质的产生、截留、汇流过程,构建了模拟每个栅格上污染物质向受纳水体的输出贡献量和被各种土地覆被截留量的物理过程模型。以磷素为例,对城西水库流域进行模拟。结果表明: 2000和2010年,流域向城西水库输出总磷量分别达到2 58038和2 46120 kg。库体西北部的市农科所、城郊居委会、水产研究所等地对水质危害最大。多数磷素在向库体的运移过程中被各类土地覆被有效的截留,总量在2000和2010年分别达到5 77449和5 42236 kg,占流域磷素总负荷的691%和68 8%。由于目前土地覆被布局的不尽合理,林地和草地对磷素的截留能力未能充分发挥。建议在流域水文敏感区布设林草缓冲带,将有效减少水库磷素的接纳量

关 键 词:饮用水源地  非点源污染  分布式模型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水文敏感区  关键污染源区  城西水库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