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的漳州市生态网络构建与修复策略研究
作者姓名:顾羊羊  朱莹莹  王燕  徐德琳  沈渭寿  卢姣姣  邹长新
作者单位:1.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2. 厦门海石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B3901104);;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20021);
摘    要:构建以生态保护红线为基础的生态网络格局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生态保护红线为基础,结合景观连通性指数识别生态源地,利用Linkage Mapper模型提取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构建漳州市生态网络并提出修复措施。结果表明:(1)漳州市重要生态源地面积达1 715.20 km2,占全市陆域面积的13.61%,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共有65条生态廊道,其中一级生态廊道36条,总长度243.78 km;二级生态廊道29条,总长度550.37 km。(2)全市生态“夹点”11处,零散分布在各区县交界处;生态障碍点18处,主要分布在长泰区与平和县;生态断裂点61处,集中分布于南靖县、华安县和漳浦县等地。通过综合分析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等生态网络重点区域土地利用现状与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漳州市生态环境特征,因地制宜提出分级分类生态修复措施,以期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决策支持。

关 键 词: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Linkage  Mapper模型  生态修复策略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