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成都市降水对大气颗粒物湿清除作用的观测研究
引用本文:于人杰,康平,任远刘瑞,李明山,张小玲,袁亮,朱倩,黄逸飞.成都市降水对大气颗粒物湿清除作用的观测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20,42(8):990-995.
作者姓名:于人杰  康平  任远刘瑞  李明山  张小玲  袁亮  朱倩  黄逸飞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225,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225,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225,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225,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225,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225,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225,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225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重大前沿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理科重点项目
摘    要:为研究成都市降水对大气颗粒物(以下简称颗粒物)的湿清除作用,对2014—2016年成都市的颗粒物(PM_(2.5)、PM_(10))和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月、季尺度下,降水对PM_(2.5)、PM_(10)均有削减作用。降水时段的PM_(2.5)、PM_(10)浓度较非降水时段分别降低17.1%和15.8%,且冬季降幅最为明显。考察472次降水过程对颗粒物的湿清除作用,发现单次降水过程后PM_(2.5)、PM_(10)浓度增长频次(243、234次)和削减频次(229、238次)接近,但颗粒物浓度总体呈削减趋势。对于单次降水过程,颗粒物的初始浓度与降水对颗粒物的湿清除作用关系密切,特别是降水持续时间超过8h后,颗粒物初始浓度越高,削减效果越好。

关 键 词:颗粒物  PM2.5  PM10  成都市  湿清除

Observational study on precipitation wet removal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in Chengdu
YU Renjie,KANG Ping,REN Yuanliurui,LI Mingshan,ZHANG Xiaoling,YUAN Liang,ZHU Qian,HUANG Yifei.Observational study on precipitation wet removal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in Chengdu[J].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Control,2020,42(8):990-995.
Authors:YU Renjie  KANG Ping  REN Yuanliurui  LI Mingshan  ZHANG Xiaoling  YUAN Liang  ZHU Qian  HUANG Yife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