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土壤电动修复中菲迁移的数值模拟
引用本文:邓志群,任大军,康晨,黄朝凡,郭慧文,张晓晴,张淑琴,李外.土壤电动修复中菲迁移的数值模拟[J].环境工程学报,2020,14(3):798-806.
作者姓名:邓志群  任大军  康晨  黄朝凡  郭慧文  张晓晴  张淑琴  李外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81,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81;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与造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81,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81,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81,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81,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81;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与造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81,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81;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与造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81,西澳大利亚大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西澳大利亚 60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杰出青年人才项目
摘    要:针对菲污染土壤修复建模的问题,通过对电动力学作用下菲污染土壤的迁移现象的室内模拟实验,确定了影响菲迁移的电渗流、电迁移、对流和弥散4个主要过程,建立了电动力学作用下菲在污染土壤中的迁移模型;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 5.3软件结合迁移模型的各项方程和选取的参数对菲的迁移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孔隙率分别为0.33、0.38、0.43和0.48时,菲的最大迁移率分别为31.89%、34.78%、37.97%和41.74%;当电压从0.5 V·cm~(-1)增加至2 V·cm~(-1)的过程中,电渗流通量增大,最大迁移率可达到44.35%;修复区域的浓度均呈"碗状"分布,模拟计算得到在中间靠近阳极区域的菲的浓度达到最小值2.14 mol·m~(-3),迁移率最大为38%。模拟计算的菲迁移分布结果与实验所得结果相吻合,证明该模型用于电动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适用性。

关 键 词:  土壤电动力学修复  迁移模型  数值模拟

Simulation on phenanthrene migration in 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 of soil
DENG Zhiqun,REN Dajun,KANG Chen,HUANG Chaofan,GUO Huiwen,ZHANG Xiaoqing,ZHANG Shuqin,LI Wai.Simulation on phenanthrene migration in 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 of soil[J].Techniques and Equipment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2020,14(3):798-806.
Authors:DENG Zhiqun  REN Dajun  KANG Chen  HUANG Chaofan  GUO Huiwen  ZHANG Xiaoqing  ZHANG Shuqin  LI Wa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