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舟山市臭氧污染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摘    要:臭氧及其前体物在环境空气中传输和反应过程复杂,本研究利用舟山市国控点2014年的监测数据对臭氧污染时空分布开展了统计分析,并利用CMAQ (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模型模拟了舟山市2014年臭氧污染形成,选用ISAM (integrated source apportionment method)源追踪算法计算来源贡献率。结果表明,舟山市春秋季节的臭氧浓度相对较高,浓度高值出现在午后13:00~15:00。普陀站的臭氧平均浓度最高而位于中心城区的临城站最低。臭氧总体浓度不高,但易出现单日浓度高值,其中5月臭氧超标率最高。舟山市本地臭氧形成主要受VOCs浓度控制,而源解析结果表明舟山市全年外来源占总贡献的69.46%。本地源中,工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道路移动源、非道路移动源的贡献率相差不大,且表现出显著的港口城市特征,船舶源、石化源、储运源分别占总贡献的4.45%和1.01%和1.80%。控制臭氧污染应采取周边区域联防联控的措施,以VOCs排放源为主,不同来源协同调控的措施。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