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电刺激强度对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产甲烷与膜污染的影响
引用本文:黄志超, 赵珂, 康瑞鹏, 苏小莉, 张梦蝶, 宋姿, 孙飞云. 电刺激强度对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产甲烷与膜污染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24, 18(5): 1256-1264. doi: 10.12030/j.cjee.202310152
作者姓名:黄志超  赵珂  康瑞鹏  苏小莉  张梦蝶  宋姿  孙飞云
作者单位:1.哈尔滨工业大学 (深圳) ,深圳市水资源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深圳 518055;; 2.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成都 6102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0053,42277376);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自主课题(2023TS20)
摘    要:
针对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实现污水资源回收过程中存在的膜污染问题,研究了不同电刺激强度对AnMBR产甲烷效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电刺激强度(1.0 V·cm−1)可实现较好的COD除效果,COD的平均去除率为(85.9±5.9)%。相比于AnMBR,当电刺激强度在0.5~2.0 V·cm−1,EAnMBR的膜污染周期延长了13.8%~24.0%,甲烷产率提高了15.9%~43.8%,EPS质量浓度减少了3.5%~27.1%,SMP质量浓度减少了24.3%~52.0%。
施加电刺激促进了以乙酸主导的挥发性脂肪酸的降解,氢营养型产甲烷菌Methanobrevibacter比乙酸型产甲烷菌更适应电刺激环境,而EPS产生菌Streptococcus的相对丰度随电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减少。基于甲烷资源化-延长膜污染周期的协同效果,施加2.0 V·cm−1的电刺激强度较为理想,以上研究结果可为AnMBR耦合电辅助工艺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电刺激强度   甲烷产率   膜污染缓解
收稿时间:2023-10-30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