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福建沿海中生代变质带的前进变质作用
引用本文:谢窦克,徐妙珍,周贡生,施华生.福建沿海中生代变质带的前进变质作用[J].资源调查与环境,1985(1).
作者姓名:谢窦克  徐妙珍  周贡生  施华生
作者单位: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谢窦克,徐妙珍,周贡生),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施华生)
摘    要:福建沿海中生代变质带,是我国东南部濒西太平洋的欧亚大陆前缘中生代近北东向线性构造变质带的一部分。它从福建沿海一直延伸到广东境内,通称为“长乐—南澳变质带”,长约500公里,宽约30—60公里。该变质带与广泛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中酸性火山岩共生。其成因、形成条件、形成时代和原岩时代及其地质构造环境,早已引起地质界极大的兴趣,同时在这些问题上也产生一些分歧意见。为此,福建省地质局各地质队作了大量工作,特别是福建省区测队和长春地质学院等单位的研究成果,值得注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