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以青海祁连山区为例
引用本文:杜乐山,刘海鸥,马超,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以青海祁连山区为例[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3,13(3):1259-1268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20511
作者姓名:杜乐山  刘海鸥  马超  张颖  李俊生
作者单位:1.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3.国家环境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4.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73011);青海祁连山区自然资源资产核算调查与价值评估项目(52072018165)
摘    要:

祁连山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开展该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对摸清自然资源家底、指导地区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土地资源、林木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要素,根据“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存量后流量、先分类后综合”的编制原则,构建“总表—分类表—扩展表—底表”的报表体系,对祁连山区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行综合评估并形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结果显示:青海祁连山区自然资源资产自2011年以来稳中有增,2011年、2015年和2017年总资产分别为91 672.31亿、91 674.95亿、91 698.19亿元,其中,土地资源资产占99%以上,其次为矿产资源和水资源,林木资源价值最小。所构建的报表体系及核算结果对青海祁连山区乃至青海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 键 词:祁连山区   自然资源资产评估   报表体系   资产账户   实物量   价值量   绿色发展
收稿时间:2022-05-24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技术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