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北三省农业碳排放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引用本文:徐小雨,董会忠,庞敏.东北三省农业碳排放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2023,15(2):86-97.
作者姓名:徐小雨  董会忠  庞敏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山东淄博 255012;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43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产分割环境下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演化模式研究”(4177117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26”城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差异化路径与政策协同机制研究》(19BJY085)。
摘    要:在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变革中,农业作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其碳排放效率是判断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全局SBM模型测算东北三省36个城市在2010—2019年的农业碳排放效率,并运用空间聚类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探究其空间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旨在为推动东北地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研究结果显示:① 2010—2019年东北三省农业净碳汇总量和农业碳排放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从城市尺度出发计算得到效率平均值由0.540提高至0.743;其中吉林省净碳汇增量及效率在研究期内均居于首位,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分别具有“高排高汇”和“低排低汇”特征,研究期内各省效率值均有提高。②空间上东北三省农业碳排放效率呈现出“区块状”分布特征,空间聚集程度逐渐增强。③从整体尺度看,将东北地区整体农业碳排放效率作为样本,农业机械率成为研究期内决定力均值最高的驱动因子,但其作用强度逐渐削弱;通过观察不同时期关键交互因子发现,社会因素作用强度逐渐增强。从区域尺度看,农业机械率是影响黑龙江省、辽宁省农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异格局的主导驱动因子,吉林省农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异格局的主导驱动因子是农产品规模和城镇化率;而农业机械率与农业产业结构经过空间叠加后形成的交互因子,对三个省份农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异格局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关 键 词:农业碳排放效率  农业净碳汇  空间聚类  驱动因素  空间分异

Analysis on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in Three Northeastern Provinces of China
XU Xiaoyu,DONG Huizhong,PANG Min.Analysis on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in Three Northeastern Provinces of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23,15(2):86-97.
Authors:XU Xiaoyu  DONG Huizhong  PANG Min
Institution:Business Schoo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255012, China; School of Marxism,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
Keywords: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agricultural net carbon sink  spatial clustering  driving factors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管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管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