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最优尺度地理探测的长三角有机污染物时空分布驱动因素分析
作者姓名:何金珂  周亚男  陈跃红  庄超  李润羌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南京 210010;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 210010;中科星图慧安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 51007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804301);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21xjkk1305)
摘    要:场地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理解其时空分布规律是污染评估和场地修复的基础.为此基于场地采样数据,利用最优尺度地理探测器分析长三角地区有机污染物时空分布规律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长三角场地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尺度效应,其最佳地理探测尺度格网为8 000 m;(2)长三角污染物空间分布的主控因子最主要来源于生物场,其次来源于化学场;(3)在土壤0~20 cm深度,蔗糖酶含量、脲酶含量、微生物量氮、全氮含量和离子交换量等对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布的解释力较大.在土壤20~40 cm深度,对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布解释力较强的因子是土壤湿度、人口和全氮含量等.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水动力场的因子解释力增强.(4)春季里人口、全氮含量和多酚氧化酶含量等对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布解释力较强.秋季里有机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更复杂,因子之间表现出更强烈的非线性增强现象和双因子增强现象.

关 键 词:有机污染场地  驱动因素  地理探测器  最优尺度  长三角  
收稿时间:2023-07-04
修稿时间:2023-09-12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